唐山地区配电网线损计算及降损策略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0-12页 |
第2章 配电网线损计算理论基础 | 第12-18页 |
2.1 线损的构成和分类 | 第12页 |
2.2 理论线损计算基础 | 第12-13页 |
2.2.1 前提条件 | 第12页 |
2.2.2 数据统计 | 第12-13页 |
2.2.3 选取代表日 | 第13页 |
2.3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步骤 | 第13-14页 |
2.3.1 明确计算内容和要求 | 第13页 |
2.3.2 搜集与整理资料 | 第13页 |
2.3.3 对资料分类分析 | 第13页 |
2.3.4 确定分析模型 | 第13-14页 |
2.3.5 数据导入计算 | 第14页 |
2.3.6 分析计算结果 | 第14页 |
2.4 分析计算模型 | 第14-17页 |
2.4.1 均方根电流法 | 第14-15页 |
2.4.2 平均电流法 | 第15页 |
2.4.3 最大电流法 | 第15-16页 |
2.4.4 等值电阻法 | 第16页 |
2.4.5 潮流计算方法 | 第16页 |
2.4.6 智能算法 | 第16-17页 |
2.5 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配电网降损措施 | 第18-23页 |
3.1 电网降损管理措施 | 第18页 |
3.2 电网降损技术措施 | 第18-20页 |
3.2.1 电网的升压改造 | 第19页 |
3.2.2 合理调整运行电压 | 第19-20页 |
3.2.3 更换导线截面积 | 第20页 |
3.3 线路的经济运行 | 第20-21页 |
3.3.1 按经济电流密度运行的降损效果 | 第20-21页 |
3.3.2 增加并列线路运行 | 第21页 |
3.4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 第21-22页 |
3.4.1 双绕组单台变压器经济运行 | 第21-22页 |
3.4.2 多台双绕组变压器并列时经济运行 | 第22页 |
3.4.3 两台三绕组变压器并列时的经济运行情况 | 第22页 |
3.5 降低配电变压器电能损耗 | 第22页 |
3.6 小结 | 第22-23页 |
第4章 唐山地区线损计算结果分析 | 第23-38页 |
4.1 理论线损计算流程图 | 第23-24页 |
4.2 算例代表日基本情况 | 第24页 |
4.2.1 代表日天气情况 | 第24页 |
4.2.2 代表日电网设备运行情况 | 第24页 |
4.2.3 7 月份各电压等级用户售电量 | 第24页 |
4.3 唐山地区线损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 第24-38页 |
4.3.1 110kV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 第25-30页 |
4.3.2 35kV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4.3.3 10kV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 第33-3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