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内表面球头铣刀加工铣削力仿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3 内置弯管内表面专用加工装置简介 | 第12-15页 |
1.3.1 装置设计方案 | 第12-13页 |
1.3.2 装置加工原理 | 第13-14页 |
1.3.3 装置设计结果 | 第14-15页 |
1.4 球头铣刀加工曲面铣削力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5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2 弯管内表面球头铣刀加工的铣削力建模 | 第20-45页 |
2.1 球头铣刀刀刃几何模型 | 第20-22页 |
2.2 微元铣削力模型 | 第22-23页 |
2.3 未变形切屑厚度模型 | 第23-29页 |
2.3.1 弯管内表面加工的进给方向角模型 | 第23-27页 |
2.3.2 刀具倾角对进给方向角的影响 | 第27-29页 |
2.4 参与铣削微元区间计算 | 第29-35页 |
2.4.1 针对弯管内表面加工的Z-map法改进 | 第29-31页 |
2.4.2 瞬时铣削区间计算 | 第31-35页 |
2.4.3 确定加工过程参与铣削区间的步骤 | 第35页 |
2.5 工件坐标系下铣削力坐标转换 | 第35-38页 |
2.5.1 球头铣刀加工弯管内表面进给方式 | 第36-37页 |
2.5.2 球头铣刀加工弯管内表面刀具倾角 | 第37页 |
2.5.3 坐标转换步骤 | 第37-38页 |
2.6 切削系数模型与识别实验 | 第38-43页 |
2.6.1 切削系数识别模型 | 第39-40页 |
2.6.2 切削系数识别实验 | 第40-42页 |
2.6.3 实验结果 | 第42-43页 |
2.7 弯管内表面铣削力建模流程图 | 第43-44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3 弯管内表面球头铣刀加工铣削力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45-57页 |
3.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45-46页 |
3.2 实验准备 | 第46-51页 |
3.2.1 实验装置 | 第46-49页 |
3.2.2 装夹与定位 | 第49-51页 |
3.3 UG建模及后处理和加工过程 | 第51-52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4 弯管内表面加工铣削力预报与装置受力分析 | 第57-69页 |
4.1 弯管内表面球头铣刀加工铣削力预报 | 第57-61页 |
4.1.1 纵向走刀轨迹铣削力分布 | 第57-59页 |
4.1.2 周向铣削力分布 | 第59-61页 |
4.2 内置加工装置导轨基座受力分析 | 第61-68页 |
4.2.1 有限元分析前期准备 | 第62-63页 |
4.2.2 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63-64页 |
4.2.3 导轨基座强度校核 | 第64页 |
4.2.4 刚度结果与分析 | 第64-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5 球头铣刀弯管内表面加工工艺参数分析 | 第69-80页 |
5.1 轴向切削深度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69-71页 |
5.2 径向切削深度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71-73页 |
5.3 每齿进给量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73-75页 |
5.4 刀具倾角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75-78页 |
5.5 铣削方式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7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