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导论第8-17页
    一、概念界定和选题意义第8-10页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0-14页
    三、论文研究方法第14-15页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新意第15-17页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验概述第17-29页
    一、“地方经验”、“中央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7-20页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中央精神”和“地方经验”第17-18页
        (二) “地方经验”与“中央精神”的关系第18-20页
    二、立足国情看“地方经验”产生的必然性第20-25页
        (一) 我国的基本国情第20-22页
        (二)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第22-23页
        (三) “地方经验”产生的必然性第23-25页
    三、“地方经验”的主要类型第25-29页
        (一) 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地方经验”第25-26页
        (二) 中央精神指导下的“地方经验”第26页
        (三) 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地方经验”第26-27页
        (四) 与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的“地方经验”第27-29页
第二章 “地方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创新之典型案例分析第29-50页
    一、民营企业家和私营企业主入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建理论的新发展第29-32页
        (一)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视角看民营企业家入党第29-30页
        (二) 民营企业家和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发展史第30-32页
        (三) 源于地方经验的理论创新第32页
    二、江苏试办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地方通过经济特区引领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第32-42页
        (一) 苏州建立新加坡工业园区的过程第34-36页
        (二)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项目具有推广性的地方政府政策创新第36-38页
        (三) 苏州工业园区的地方成功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第38-42页
    三、中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上海试点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理论与体系的建立第42-50页
        (一)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第42-44页
        (二) 第一个试点“城市居民最低保障政策”——上海的创举第44-47页
        (三) 由小见大——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试点”的成功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完善第47-48页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最新成果和展望第48-50页
第三章 “地方经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制度创新之启示第50-55页
    一、将经典科学理论的普适性与中国特殊国情匹配和兼容第51页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路径第51-52页
    三、坚持中央精神的指导作用第52-53页
    四、走好地方政府创新这条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第53页
    五、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理论第53-55页
        (一) 党内民主为理论创新提供宽松的氛围第53-54页
        (二) 必要的集中使创新的理论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第54-55页
结束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压缩感知的多基线星载SAR图像仿真及三维成像
下一篇:Android人脸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