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1 性别平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 第8-9页 |
1.1.2 大学是先进性别文化的传播阵地 | 第9页 |
1.1.3 高等教育中存在男性中心主义价值观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女性主义教育学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2 性别平等课程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6-17页 |
1.4.2 个案研究法 | 第17-18页 |
1.4.3 访谈法 | 第18页 |
1.4.4 参与式研究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女性主义教育学: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研究的新视角 | 第19-30页 |
2.1 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教育学 | 第19-21页 |
2.2 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 第21-27页 |
2.2.1 批判的女性主义教育学 | 第22-23页 |
2.2.2 差异的女性主义教育学 | 第23-25页 |
2.2.3 本质论的女性主义教育学 | 第25-26页 |
2.2.4 构成论的女性主义教育学 | 第26-27页 |
2.3 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学科特色 | 第27-30页 |
2.3.1 批判性思维 | 第27-28页 |
2.3.2 纳入女性经验 | 第28-29页 |
2.3.3 赋权与参与式学习 | 第29-30页 |
第3章 国内外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的历史透视 | 第30-33页 |
3.1 国(境)外大学性别平等教育的缘起与发展 | 第30-32页 |
3.2 我国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的本土化探究 | 第32-33页 |
第4章 大学性别平等课程实践研究——以《社会与性别》为例 | 第33-46页 |
4.1 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的课程目标 | 第33-34页 |
4.2 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的教学方法 | 第34-36页 |
4.3 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的教学内容 | 第36-38页 |
4.4 大学性别平等课程评价 | 第38-46页 |
4.4.1 课程评价 | 第38-42页 |
4.4.2 学生评价 | 第42-46页 |
第5章 反思与重构:推进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的主流化发展 | 第46-51页 |
5.1 反思:我国大学性别平等课程体系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6-48页 |
5.1.1 碎片化倾向 | 第46页 |
5.1.2 西方化倾向 | 第46-47页 |
5.1.3 边缘化倾向 | 第47页 |
5.1.4 本质化倾向 | 第47-48页 |
5.2 重构:推进大学性别平等课程的主流化发展 | 第48-51页 |
5.2.1 体系化 | 第48页 |
5.2.2 本土化 | 第48-50页 |
5.2.3 主流化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附录—访谈提纲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