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3 熔滴过渡 | 第12-15页 |
1.3.1 影响熔滴过渡的力 | 第12-13页 |
1.3.2 常见的熔滴过渡形式及其特点 | 第13-15页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焊丝旋转设备的研制 | 第16-22页 |
2.1 焊丝旋转 MAG 焊接原理 | 第16-17页 |
2.2 焊丝旋转设备的制作 | 第17-21页 |
2.2.1 伺服电机型号的选择 | 第17-18页 |
2.2.2 伺服电机的连接和 PLC 程序控制 | 第18-19页 |
2.2.3 送丝机的选择和旋转的实现 | 第19-20页 |
2.2.4 焊枪的设计 | 第20页 |
2.2.5 机架和壳体的设计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焊丝转速对旋丝 MAG 堆焊焊接过程的影响 | 第22-45页 |
3.1 试验材料、设备及参数 | 第22-26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3.1.2 试验设备 | 第23-25页 |
3.1.3 焊接工艺参数 | 第25-26页 |
3.2 焊丝转速对短路过渡部分短路频率的影响 | 第26-31页 |
3.3 焊丝转速对焊接电流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 焊丝旋转对基于近似熵的熔滴过渡稳定性的影响 | 第32-35页 |
3.4.1 近似熵概念及特点介绍 | 第32-33页 |
3.4.2 近似熵算法 | 第33-34页 |
3.4.3 近似熵计算过程及结果 | 第34-35页 |
3.5 焊丝旋转对焊接熔池流动性的影响 | 第35-43页 |
3.5.1 熔池视觉传感技术 | 第35-41页 |
3.5.2 熔池钨颗粒示踪技术 | 第41-43页 |
3.6 熔滴旋转的理论分析 | 第43-4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焊丝转速对旋丝 MAG 堆焊接头成形和组织影响 | 第45-56页 |
4.1 焊丝转速对旋丝 MAG 焊缝成形的影响 | 第45-50页 |
4.1.1 焊丝转速对焊缝外观成形的影响 | 第45-47页 |
4.1.2 焊丝转速对焊缝焊缝余高的影响 | 第47页 |
4.1.3 焊丝转速对焊缝截面形貌的影响 | 第47-48页 |
4.1.4 焊丝转速对焊缝熔深和熔宽的影响 | 第48-50页 |
4.2 焊丝转速对旋丝 MAG 接头组织的影响 | 第50-55页 |
4.2.1 焊丝转速对焊缝熔化区组织的影响 | 第50-53页 |
4.2.2 焊丝转速对熔合区组织的影响 | 第53-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Q235 旋丝 MAG 对接接头组织及性能分析 | 第56-67页 |
5.1 试验材料、设备及焊接工艺参数 | 第56-57页 |
5.2 旋丝 MAG 对接接头成形分析 | 第57-59页 |
5.2.1 焊缝外观成形分析 | 第57-58页 |
5.2.2 焊缝截面成形分析 | 第58-59页 |
5.3 旋丝 MAG 对接焊缝熔化区组织分析 | 第59-60页 |
5.4 旋丝 MAG 对接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 第60-66页 |
5.4.1 纵向拉伸试验 | 第61-63页 |
5.4.2 冲击试验 | 第63-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