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AD HOC 网络 MAC 协议分析 | 第14-25页 |
2.1 AD HOC 网络协议的体系结构 | 第14-15页 |
2.2 影响 MAC 协议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15-18页 |
2.3 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移动模型介绍 | 第18-21页 |
2.4 AD HOC 网络的 MAC 协议分类 | 第21-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TDMA 动态时隙分配算法分析 | 第25-38页 |
3.1 时隙同步 | 第25-27页 |
3.2 AD HOC 网络时隙分配 | 第27-30页 |
3.2.1 时隙分配问题引入 | 第27-28页 |
3.2.2 时隙广播调度分析 | 第28-30页 |
3.3 典型动态 TDMA 协议 | 第30-35页 |
3.3.1 五步预留协议 | 第30-32页 |
3.3.2 E-TDMA 协议 | 第32-35页 |
3.4 对 E-TDMA 协议的改进与设计 | 第35-37页 |
3.4.1 改进背景与目的 | 第35页 |
3.4.2 PE-TDMA 协议设计概述 | 第35-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协议建模及仿真分析 | 第38-60页 |
4.1 仿真软件 OPNET 介绍 | 第38-39页 |
4.2 PE-TDMA 协议建模设计 | 第39-42页 |
4.2.1 协议程序设计 | 第40页 |
4.2.2 协议进程模型设计 | 第40-42页 |
4.3 仿真环境设计 | 第42-45页 |
4.3.1 网络拓扑结构 | 第42-43页 |
4.3.2 节点模型 | 第43-44页 |
4.3.3 移动模型 | 第44-45页 |
4.3.4 仿真性能参数设置 | 第45页 |
4.4 仿真与分析 | 第45-59页 |
4.4.1 仿真实验一:PE-TDMA 协议正确性验证 | 第45-47页 |
4.4.2 仿真实验二:PE-TDMA 协议与 E-TDMA 协议的比较 | 第47-52页 |
4.4.3 仿真实验三:PE-TDMA 协议与 CSMA/CA 协议的比较 | 第52-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