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席家院子滑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工程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20页 |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 1.2.1 滑坡发生机理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2.2 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2.3 滑坡防治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2 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 第20-27页 |
|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 第20页 |
| 2.2 气象水文 | 第20-21页 |
| 2.3 地形地貌 | 第21-22页 |
| 2.4 地层岩性 | 第22-23页 |
| 2.5 地质与地震构造 | 第23-24页 |
| 2.5.1 地质构造 | 第23-24页 |
| 2.5.2 地震 | 第24页 |
| 2.6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4-26页 |
| 2.6.1 松散岩类孔隙水 | 第25页 |
| 2.6.2 基岩裂隙水 | 第25页 |
| 2.6.3 地下水腐蚀性 | 第25-26页 |
| 2.7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第26页 |
| 2.8 人类工程活动 | 第26-27页 |
| 3 席家院子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 | 第27-34页 |
| 3.1 滑坡发育特征及灾害 | 第27-29页 |
| 3.1.1 滑坡基本特征 | 第27页 |
| 3.1.2 滑坡变形特点 | 第27-29页 |
| 3.1.3 滑坡危害程度 | 第29页 |
| 3.2 滑坡体岩土类型及性质 | 第29-32页 |
| 3.2.1 滑坡体岩土类型 | 第30-31页 |
| 3.2.2 滑坡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第31-32页 |
| 3.3 滑带及滑床特征 | 第32页 |
| 3.4 滑坡变形破坏机制 | 第32-34页 |
| 3.4.1 滑坡变形机理 | 第32-33页 |
| 3.4.2 滑坡破坏模式 | 第33-34页 |
| 4 席家院子滑坡稳定性评价 | 第34-43页 |
| 4.1 滑坡稳定性宏观判断 | 第34-35页 |
| 4.2 滑坡稳定性定量分析 | 第35-41页 |
| 4.2.1 滑坡稳定性计算模型 | 第35-38页 |
| 4.2.2 计算参数及计算工况 | 第38-40页 |
| 4.2.3 滑坡推力及稳定性计算结果 | 第40-41页 |
| 4.3 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及发展趋势预测 | 第41-43页 |
| 4.3.1 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 第41-42页 |
| 4.3.2 滑坡发展趋势预测 | 第42-43页 |
| 5 席家院子滑坡防治工程研究 | 第43-62页 |
| 5.1 防治方案的确定 | 第43-46页 |
| 5.1.1 基本原则 | 第43页 |
| 5.1.2 防治方案比选 | 第43-45页 |
| 5.1.3 防治工程布置 | 第45-46页 |
| 5.2 防治工程设计 | 第46-62页 |
| 5.2.1 设计依据 | 第46-47页 |
| 5.2.2 支挡工程设计 | 第47-58页 |
| 5.2.3 排水沟设计 | 第58-59页 |
| 5.2.4 监测工作 | 第59-62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62-64页 |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