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C系统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生化分析仪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生化测试方法 | 第14-20页 |
2.1 生化分析仪的原理 | 第14-15页 |
2.2 终点法 | 第15页 |
2.3 动态法 | 第15-16页 |
2.4 多标准法 | 第16-17页 |
2.5 吸光度法 | 第17页 |
2.6 两点速率法 | 第17页 |
2.7 误差来源分析 | 第17-18页 |
2.8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技术指标 | 第18-19页 |
2.9 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硬件设计 | 第20-38页 |
3.1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系统结构 | 第20-22页 |
3.2 C8051F020 处理器 | 第22-24页 |
3.3 温控系统 | 第24页 |
3.4 光路系统 | 第24-27页 |
3.4.1 光源 | 第25-26页 |
3.4.2 比色池的选择 | 第26页 |
3.4.3 滤光盘的设置和控制电路 | 第26-27页 |
3.5 液路系统 | 第27-29页 |
3.6 光度计电子学系统 | 第29-32页 |
3.6.1 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 第30-31页 |
3.6.2 增益放大器及 A/D 转换 | 第31-32页 |
3.6.3 模数转换电路 | 第32页 |
3.7 人机交互系统 | 第32-36页 |
3.7.1 键盘 | 第33-34页 |
3.7.2 触摸屏 | 第34-35页 |
3.7.3 液晶显示器 | 第35页 |
3.7.4 微型打印机 | 第35-36页 |
3.8 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软件设计 | 第38-52页 |
4.1 生化分析仪的软件结构 | 第38页 |
4.2 数据采集及存储模块程序设计 | 第38-41页 |
4.3 温控模块程序设计 | 第41-42页 |
4.4 光控模块程序设计 | 第42-43页 |
4.5 LCD 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 第43-47页 |
4.6 打印模块的程序设计 | 第47-48页 |
4.7 数据处理模块程序设计 | 第48-50页 |
4.7.1 两点速率法软件设计 | 第48-49页 |
4.7.2 终点法软件设计 | 第49-50页 |
4.8 图形界面的设计 | 第50页 |
4.9 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测试结果 | 第52-60页 |
5.1 简述 | 第52页 |
5.2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误差处理 | 第52-53页 |
5.2.1 光路系统的误差处理 | 第52-53页 |
5.2.2 液路系统的误差处理 | 第53页 |
5.2.3 温控系统的误差处理 | 第53页 |
5.3 检测结果 | 第53-59页 |
5.3.1 检测样本 | 第53-54页 |
5.3.2 检测过程 | 第54-59页 |
5.4 实验结论 | 第59页 |
5.5 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0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