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
|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Extended Abstract | 第10-29页 |
| 1 绪论 | 第29-4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9-31页 |
| 1.2 变形监测自动化发展与现状 | 第31-36页 |
| 1.3 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现状 | 第36-41页 |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41-44页 |
| 2 监测网和系统总体框架结构 | 第44-56页 |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44-45页 |
| 2.2 自动化监测系统监测网布设 | 第45-49页 |
| 2.3 自动化监测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第49-5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3 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数据处理方法 | 第56-104页 |
| 3.1 基准网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价 | 第56-60页 |
| 3.2 VRS技术基本原理和关键算法 | 第60-71页 |
| 3.3 多系统融合技术 | 第71-93页 |
| 3.4 CORS RTK测量的卡尔曼滤波算法 | 第93-101页 |
| 3.5 移动变形计算及制图 | 第101-102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 4 煤矿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软件 | 第104-118页 |
| 4.1 设计原则与思路 | 第104-106页 |
| 4.2 数据监控中心软件 | 第106-109页 |
| 4.3 矿山开采沉陷综合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软件包 | 第109-115页 |
| 4.4 实时数据采集终端系统软件 | 第115-11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 5 数据结构 | 第118-139页 |
| 5.1 属性数据结构 | 第119-128页 |
| 5.2 图形数据管理 | 第128-133页 |
| 5.3 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格式 | 第133-136页 |
| 5.4 连续运行监测站发送的信息格式 | 第136-137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137-139页 |
| 6 系统实现与应用分析 | 第139-178页 |
| 6.1 软件系统的研发环境 | 第139-140页 |
| 6.2 系统测试 | 第140-154页 |
| 6.3 系统应用 | 第154-174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174-178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78-181页 |
| 7.1 主要结论 | 第178-179页 |
| 7.2 创新点 | 第179页 |
| 7.3 研究展望 | 第179-1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1-190页 |
| 作者简历 | 第190-19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