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纳米CaCO3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及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混凝土外加剂—早强剂的发展现状第9-11页
    1.2 纳米CaCO_3及其应用第11页
    1.3 纳米CaCO_3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4-17页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4.2 研究内容第15-17页
2 试验原材料与试验方法第17-25页
    2.1 试验原材料第17-18页
        2.1.1 水泥第17页
        2.1.2 纳米CaCO_3第17-18页
        2.1.3 细集料第18页
        2.1.4 高性能减水剂第18页
        2.1.5 轻钙粉第18页
        2.1.6 拌合用水第18页
        2.1.7 氯化钙第18页
        2.1.8 硫酸钠第18页
    2.2 试验方法第18-25页
        2.2.1 纳米CaCO_3分散方式第18页
        2.2.2 试验用配合比第18-21页
        2.2.3 制备工艺与养护第21页
        2.2.4 表观密度测试第21页
        2.2.5 流动性测试第21页
        2.2.6 凝结时间测定第21-22页
        2.2.7 力学性能试验第22页
        2.2.8 Ca(OH)_2 含量及化学结合水量的测定第22页
        2.2.9 微观分析测试方法第22-25页
3 纳米CaCO_3分散方式对水泥基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影响第25-35页
    3.1 不同分散方式下纳米CaCO_3在水中的分散性第25-26页
    3.2 不同分散方式下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流动性的影响第26页
    3.3 不同分散方式下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26-28页
    3.4 不同分散方式下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水化程度的影响第28-30页
        3.4.1 DSC-TG分析第28-30页
        3.4.2 Ca(OH)_2 含量及化学结合水量第30页
    3.5 不同分散方式下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第30-33页
    3.6 本章小结第33-35页
4 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及机理第35-49页
    4.1 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拌合物性能的影响第35-37页
        4.1.1 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表观密度的影响第35页
        4.1.2 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流动性的影响第35-36页
        4.1.3 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凝结时间的影响第36-37页
    4.2 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7-39页
        4.2.1 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抗折强度的影响第37页
        4.2.2 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第37-39页
    4.3 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水化特性的影响第39-43页
        4.3.1 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水化放热行为的影响第39-40页
        4.3.2 DSC-TG分析第40-42页
        4.3.3 Ca(OH)_2 含量及化学结合水量第42-43页
    4.4 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机理分析第43-48页
        4.4.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43-45页
        4.4.2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45-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5 纳米CaCO_3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第49-63页
    5.1 纳米CaCO_3和轻钙粉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0-59页
        5.1.1 单掺纳米CaCO_3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0-52页
        5.1.2 单掺轻钙粉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5.1.3 二元复掺纳米CaCO_3和轻钙粉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3-58页
        5.1.4 单掺与复掺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第58-59页
    5.2 复掺组与单掺常用早强剂组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比较第59-60页
    5.3 本章小结第60-6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2 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第71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71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技术转移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研究
下一篇:SoLoMo概念下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与策略研究--基于企业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