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概述 | 第11页 |
·丁腈橡胶的发展 | 第11-12页 |
·丁腈橡胶的生产及需求状况 | 第12-13页 |
·丁腈橡胶的分类 | 第13-14页 |
·丁腈橡胶的生产工艺 | 第14-16页 |
·丁腈橡胶的热法工艺 | 第14-15页 |
·丁腈橡胶的冷法工艺 | 第15-16页 |
·丁腈橡胶的新产品 | 第16-18页 |
·粉末丁腈橡胶(PNBR) | 第16页 |
·液体丁腈橡胶(LNBR) | 第16-17页 |
·丁腈橡胶胶乳(NBRL) | 第17-18页 |
·丁腈橡胶的改性 | 第18-25页 |
·物理改性 | 第18-20页 |
·化学改性 | 第20-25页 |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7-31页 |
·原料及其精制 | 第27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NBIR三元共聚物的制备 | 第28页 |
·NBIR三元共聚物的处理 | 第28页 |
·开炼试验 | 第28-29页 |
·硫化试验 | 第29页 |
·测试方法与表征 | 第29-31页 |
·聚合反应动力学 | 第29页 |
·红外特征吸收峰表征 | 第29-30页 |
·核磁共振谱图分析组成及微观结构 | 第30页 |
·分子量及其分布测定 | 第30页 |
·共聚物DSC分析 | 第30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0页 |
·耐油性测试 | 第30-31页 |
3 丙烯腈、丁二烯、异戊二烯三元乳液共聚合的研究 | 第31-63页 |
·三元乳液共聚合动力学的研究 | 第31-39页 |
·丁二烯与异戊二烯比例对聚合速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丙烯腈用量对聚合速率的影响 | 第33页 |
·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乳化剂用量对聚合速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引发剂用量对聚合速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链转移剂对聚合速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电解质用量对聚合速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水与单体比对聚合速率的影响 | 第39页 |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39-43页 |
·红外图谱分析(FTIR) | 第40页 |
·共聚物的~1H-NMR和~(13)C-NMR分析 | 第40-43页 |
·共聚物的组成及微观结构 | 第43-52页 |
·共聚物组成随转化率的变化 | 第43-44页 |
·二烯比对共聚物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4页 |
·丙烯腈用量对共聚物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4-45页 |
·温度比对共聚物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5-46页 |
·引发剂用量对共聚物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6页 |
·乳化剂用量对共聚物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6-47页 |
·链转移剂用量对共聚物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7页 |
·共聚物组成分布规律 | 第47-52页 |
·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 第52-58页 |
·二烯比对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丙烯腈用量对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第53-54页 |
·温度对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第54-55页 |
·乳化剂用量对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第55-56页 |
·引发剂用量对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第56-57页 |
·连转移剂用量对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第57-58页 |
·共聚物的性能 | 第58-63页 |
·聚合物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58-59页 |
·聚合物的耐油性 | 第59-61页 |
·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