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多模成像的医学图像配准及融合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5-16页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5页
        1.1.2 多模配准的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医学图像配准融合面临的难题第18-19页
    1.4 研究背景及配准目标第19-21页
        1.4.1 多模图像对心肌缺损及血管再生的研究意义第19-20页
        1.4.2 心脏配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0-21页
        1.4.3 配准要实现的目标第21页
    1.5 论文组织结构第21-23页
第二章 医学图像的配准与融合第23-31页
    2.1 配准的理论知识第23-26页
        2.1.1 配准概念第23页
        2.1.2 配准的要素第23-25页
        2.1.3 配准的一般流程第25-26页
    2.2 医学图像配准的方法分类第26-27页
        2.2.1 基于灰度的配准方法第26页
        2.2.2 基于特征点的配准方法第26-27页
        2.2.3 最大互信息配准法第27页
        2.2.4 配准方法比较第27页
    2.3 图像融合理论第27-28页
        2.3.1 融合概念第27页
        2.3.2 融合步骤第27-28页
    2.4 融合常用方法第28-30页
        2.4.1 空间域融合方法第28-29页
        2.4.2 变换域图像融合方法第29页
        2.4.3 融合方法比较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融合第31-47页
    3.1 配准前预处理第31-32页
        3.1.1 图像灰度处理第31-32页
    3.2 实验数据说明第32-34页
        3.2.1 数据来源第32-33页
        3.2.2 不同成像设备数据分析第33-34页
    3.3 CT和PET配准第34-36页
        3.3.1 基于互信息的刚性配准第34-35页
        3.3.2 配准结果显示第35-36页
    3.4 CT和CTA配准第36-43页
        3.4.1 标记点选取第36-38页
        3.4.2 三维刚性变换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第38-42页
        3.4.3 插值及配准结果显示第42-43页
    3.5 CT和CTA非刚性配准第43-46页
        3.5.1 感兴趣区域提取第43-45页
        3.5.2 基于形变的B样条配准第45-46页
    3.6 基于CT的CTA和PET配准第46页
    3.7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结果及性能分析第47-53页
    4.1 过程归纳第47页
    4.2 图像融合结果显示第47-49页
    4.3 评价性能及分析第49-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53-55页
    5.1 全文总结第53页
    5.2 研究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9页
作者简介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关网络模糊motif及其精确化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Snort规则分组和压缩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