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写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31页 |
1.1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概述 | 第15页 |
1.2 朊病毒疾病的发展 | 第15-16页 |
1.3 朊病毒疾病的类型 | 第16-18页 |
1.4 朊病毒疾病的治疗 | 第18-19页 |
1.5 朊病毒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6 神经退行性疾病与氧化应激 | 第21-22页 |
1.7 mTOR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功能 | 第22-24页 |
1.7.1 mOTR概述 | 第22页 |
1.7.2 mTOR和相关蛋白稳态 | 第22-24页 |
1.7.3 mTOR与蛋白合成 | 第24页 |
1.8 PRAS40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功能 | 第24-26页 |
1.8.1 PRAS40概述 | 第24-25页 |
1.8.2 PRAS40的调节 | 第25-26页 |
1.8.3 PRAS40与mTOR的关系 | 第26页 |
1.9 mTOR与PI3K/AKT通路的负反馈调节 | 第26-31页 |
1.9.1 PI3K/AKT/mTOR负反馈调节的概述 | 第26-28页 |
1.9.2 PI3K/AKT/mTOR负反馈机制的研究 | 第28-29页 |
1.9.3 PI3K/AKT/mTOR负反馈调节的临床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章 PrP106-126处理N2a细胞引起mTOR的活化 | 第31-42页 |
引言 | 第31页 |
2.1 材料 | 第31-35页 |
2.1.1 细胞 | 第31-32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32页 |
2.1.3 实验所用溶液及配制 | 第32-34页 |
2.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34-3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2.2.1 Neuro2A细胞培养 | 第35页 |
2.2.2 PrP106-126刺激N2a细胞 | 第35-36页 |
2.2.3 活性氧清除剂对细胞的处理 | 第36页 |
2.2.4 p-mTOR、p-S6K1以及p-4EBP1蛋白含量的检测 | 第36-37页 |
2.2.5 细胞内活性氧(ROS)检测 | 第37页 |
2.2.6 统计学分析 | 第37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7-40页 |
2.3.1 PrP106-126刺激影响mTOR的磷酸化水平 | 第37-38页 |
2.3.2 活性氧(ROS)与mTOR磷酸化的关系 | 第38-40页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40-42页 |
2.4.1 氧化应激与mTOR信号通路 | 第40-41页 |
2.4.2 神经退行性疾病与氧化应激 | 第41页 |
2.4.3 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氧化应激条件下的mTOR的激活 | 第41-42页 |
第三章 PRAS40对神经毒性多肽刺激下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 第42-55页 |
引言 | 第42页 |
3.1 材料 | 第42-46页 |
3.1.1 细胞及质粒 | 第42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42-43页 |
3.1.3 实验所用溶液及配制 | 第43-45页 |
3.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45-4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6-49页 |
3.2.1 细胞的复苏培养 | 第46页 |
3.2.2 PrP106-126刺激N2a细胞 | 第46-47页 |
3.2.3 PRAS40蛋白及凋亡标志物蛋白含量的检测 | 第47-48页 |
3.2.4 质粒HA-PRAS40、shRNA-PRAS40的提取 | 第48页 |
3.2.5 PRAS40过表达及PRAS40干扰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3.2.6 PrP106-126刺激后细胞凋亡率的测定 | 第49页 |
3.2.7 统计学分析 | 第49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9-53页 |
3.3.1 PRAS40蛋白过表达及敲除模型 | 第49-50页 |
3.3.2 PRAS40过表达后,神经毒性多肽作用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 第50-51页 |
3.3.3 PrP106-126刺激下,细胞凋亡蛋白水平的检测 | 第51-53页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53-55页 |
3.4.1 PRAS40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 第53-54页 |
3.4.2 错误折叠蛋白、氧化应激与凋亡 | 第54-55页 |
第四章 PRAS40对PrP106-126作用下mTOR活性的调节 | 第55-65页 |
引言 | 第55页 |
4.1 材料 | 第55-59页 |
4.1.1 细胞及质粒 | 第55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55-56页 |
4.1.3 实验所用溶液及配制 | 第56-58页 |
4.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58-5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9-62页 |
4.2.1 Neuro2A细胞培养 | 第59页 |
4.2.2 PrP106-126刺激N2a细胞 | 第59-60页 |
4.2.3 PRAS40过表达质粒的转染 | 第60页 |
4.2.4 雷帕霉素对细胞的处理 | 第60页 |
4.2.5 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含量的检测 | 第60-61页 |
4.2.6 统计学分析 | 第61-62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62-63页 |
4.3.1 PRAS40过表达通过抑制mTORC1减弱mTOR的活性 | 第62页 |
4.3.2 雷帕霉素抑制了神经毒性多肽PrP106-126引起的mTOR活性 | 第62-63页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63-65页 |
4.4.1 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异常mTOR活性 | 第63-64页 |
4.4.2 PRAS40与mTOR抑制 | 第64-65页 |
第五章 PRAS40通过mTOR-Akt调节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 第65-75页 |
引言 | 第65页 |
5.1 材料 | 第65-69页 |
5.1.1 细胞及质粒 | 第65页 |
5.1.2 主要试剂 | 第65-66页 |
5.1.3 实验所用溶液及配制 | 第66-68页 |
5.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68-69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9-71页 |
5.2.1 细胞准备 | 第69页 |
5.2.2 PrP106-126对N2a细胞的处理 | 第69-70页 |
5.2.3 Akt通路部分相关蛋白及凋亡部分相关蛋白含量的检测 | 第70-71页 |
5.2.4 统计学分析 | 第71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71-73页 |
5.3.1 PRAS40对Akt磷酸化的影响 | 第71-72页 |
5.3.2 渥曼青霉素对PRAS40影响Akt磷酸化效果的验证 | 第72页 |
5.3.3 渥曼青霉素对PRAS40调节凋亡水平的验证 | 第72-73页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73-75页 |
5.4.1 FOXO转录因子与Akt信号通路 | 第73页 |
5.4.2 mTOR与Akt信号通路间的负反馈回路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创新点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个人简介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