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7页 |
第一章 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 | 第17-24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1.1.1 实验动物 | 第17页 |
1.1.2 实验试剂 | 第17-18页 |
1.1.3 实验仪器 | 第18页 |
1.1.4 溶液配制 | 第18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8-20页 |
1.2.1 测定大鼠生理周期 | 第19页 |
1.2.2 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大鼠模型 | 第19页 |
1.2.3 病理证实囊肿为异位子宫内膜组织 | 第19-20页 |
1.3 实验结果 | 第20-23页 |
1.3.1 大鼠阴道细胞学涂片巴氏染色结果 | 第20-22页 |
1.3.2 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 | 第22-23页 |
1.4 讨论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异位囊肿组织中神经生长发展过程和CB1R表达变化的研究 | 第24-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29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25页 |
2.1.2 实验试剂及材料 | 第25-27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1.4 溶液配制 | 第28-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3页 |
2.2.1 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异位囊肿中神经纤维分布 | 第29-30页 |
2.2.2 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GP9.5 和CB1R在囊肿发展不同阶段的表达 | 第30-32页 |
2.2.3 统计学方法 | 第32-33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3-35页 |
2.3.1 免疫荧光实验结果 | 第33页 |
2.3.2 免疫印迹实验结果 | 第33-35页 |
2.4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大麻素1型受体对异位囊肿组织中神经生长的影响 | 第37-45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3.1.1 实验动物 | 第38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38页 |
3.1.3 实验仪器 | 第38-39页 |
3.1.4 溶液配制 | 第3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3.2.1 ENDO模型建立 | 第39页 |
3.2.2 手术鞘内置管并给药 | 第39页 |
3.2.3 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分组给药后异位囊肿中神经纤维表达情况 | 第39-40页 |
3.2.4 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分组给药后异位囊肿组织中PGP9.5 蛋白水平的变化 | 第40-41页 |
3.2.5 统计学方法 | 第41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1-43页 |
3.3.1 免疫组化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3.3.2 免疫印迹实验结果 | 第42-43页 |
3.4 讨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CB1R调控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突起外向生长及其机制 | 第45-53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4.1.1 实验动物 | 第46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46-47页 |
4.1.3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4.1.4 溶液配制 | 第4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4.2.1 急性分离培养SD大鼠DRG神经元 | 第47-48页 |
4.2.2 分组给药 | 第48-49页 |
4.2.3 免疫荧光并测算神经突起的长度 | 第49页 |
4.2.4 统计学方法 | 第49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9-52页 |
4.4 讨论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7页 |
全文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