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防护、救生设备及其技术论文--防护设备论文

考虑水膜效应的防冰表面流动换热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符号说明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6页
        1.1.1 飞行结冰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第13-14页
        1.1.2 飞行结冰的危害第14-15页
        1.1.3 防除冰技术简介第15-16页
        1.1.4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6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第16-21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6-19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9-21页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水滴撞击特性及计算第23-29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部件表面的水滴撞击特性第23-24页
    2.3 水滴撞击特性的计算方法第24-25页
    2.4 水滴相流动的控制方程第25-27页
        2.4.1 基本假设第25页
        2.4.2 水滴相的控制方程第25-26页
        2.4.3 边界条件第26-27页
    2.5 算例验证及分析第27-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防冰部件表面水膜流动的数学模型第29-42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水膜流动的物理描述第29-30页
    3.3 水膜流动控制方程第30-35页
        3.3.1 连续性方程第30-31页
        3.3.2 动量方程第31-33页
        3.3.3 能量方程第33-35页
    3.4 空气边界层控制方程第35-37页
    3.5 算例验证及分析第37-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水膜破裂模型及计算方法第42-49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溪流流动的物理模型第42-43页
    4.3 水膜破裂模型第43-45页
    4.4 算例验证及分析第45-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水膜流动及破裂的影响因素研究第49-67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连续水膜流动换热的影响因素研究第49-63页
        5.2.1 研究算例第49-51页
        5.2.2 不同液态水含量的影响第51-55页
        5.2.3 不同来流速度的影响第55-58页
        5.2.4 不同来流温度的影响第58-60页
        5.2.5 不同防冰表面温度的影响第60-63页
    5.3 水膜破裂及溪流形态的影响因素研究第63-66页
        5.3.1 研究算例第63-64页
        5.3.2 不同液态水含量的影响第64-65页
        5.3.3 不同平均水滴直径的影响第65-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6.1 全文内容总结第67-68页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68页
    6.3 未来工作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77-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SP的阵列培养仪参数测量系统
下一篇:核电厂稳压器安全阀非定常流动及喘振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