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地区牛蹄塘组矿物岩石学特征及黄铁矿的环境指示意义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第10-13页 |
1.2 研究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 第13-17页 |
1.2.1 黑色页岩沉积环境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2 黄铁矿判断沉积环境 | 第14-16页 |
1.2.3 黄铁矿预测页岩储层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18-19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9-26页 |
2.1 区域概况 | 第19-21页 |
2.1.1 扬子地块沉积构造演化 | 第19-21页 |
2.2 地层概况 | 第21-23页 |
2.3 样品选取 | 第23-26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3.1 等温吸附实验 | 第27页 |
3.2 有机质丰度测试 | 第27-28页 |
3.3 岩心样品观察 | 第28-29页 |
3.4 X射线粉晶衍射(XRD) | 第29页 |
3.5 电子探针微量元素 | 第29页 |
3.6 黄铁矿硫同位素 | 第29-30页 |
第4章 牛蹄塘组黑色页岩矿物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 | 第30-44页 |
4.1 牛蹄塘组黑色页岩矿物学特征 | 第30-35页 |
4.1.1 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无机矿物岩石特征 | 第30-34页 |
4.1.2 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含量特征 | 第34页 |
4.1.3 牛蹄塘组黑色页岩饱和吸附量 | 第34-35页 |
4.2 牛蹄塘组页岩成岩作用 | 第35-44页 |
4.2.1 压实作用 | 第43-44页 |
第5章 黄铁矿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44-54页 |
5.1 不同成因黄铁矿的识别 | 第44-47页 |
5.1.1 手标本识别 | 第44-45页 |
5.1.2 镜下识别 | 第45-47页 |
5.2 草莓状黄铁矿粒径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 第47-54页 |
5.2.1 沉积黄铁矿成因分析 | 第47-49页 |
5.2.2 牛蹄塘组页岩内莓球粒径及沉积环境意义 | 第49-51页 |
5.2.3 黄铁矿硫同位素 | 第51-5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