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冷浸田主要还原性物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前言第10-16页
    1.1 冷浸田概述第10页
    1.2 冷浸田的主要特点第10-11页
        1.2.1 水温、土温低第10页
        1.2.2 还原性物质多第10-11页
        1.2.3 土壤性质差第11页
        1.2.4 有效性养分少第11页
    1.3 冷浸田主要还原性物质第11页
    1.4 冷浸田亚铁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第11-13页
    1.5 冷浸田还原硫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第13-15页
    1.6 冷浸田二价锰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第15-16页
2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6-20页
    2.1 研究目的第16-17页
    2.2 研究意义第17页
    2.3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2.4 技术路线第19-20页
3 冷浸田主要还原性物质特征及状况第20-2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3.1.1 试验概况第20页
        3.1.2 试验设计第20-21页
        3.1.3 测定方法第21页
        3.1.4 统计分析方法第2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1-24页
        3.2.1 冷浸田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的变化特征第21页
        3.2.2 冷浸田土壤活性还原性物质的变化特征第21-22页
        3.2.3 冷浸田土壤亚铁的变化特征第22-23页
        3.2.4 冷浸田土壤还原态硫的变化特征第23页
        3.2.5 冷浸田土壤二价锰的变化特征第23-24页
    3.3 小结与讨论第24页
4 不同亚铁浓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第24-38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24-26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26-37页
        4.2.1 不同亚铁浓度对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第26-31页
        4.2.2 不同浓度亚铁对水稻根系伤流量的影响第31-32页
        4.2.3 不同亚铁浓度对水稻功能叶SPAD值的影响第32-33页
        4.2.4 不同亚铁浓度对水稻氮、磷、钾累积的影响第33-35页
        4.2.5 不同亚铁浓度对水稻铁含量的影响第35-36页
        4.2.6 亚铁对水稻的毒害临界浓度第36-37页
    4.3 小结与讨论第37-38页
5 不同还原态硫浓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第38-51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39-50页
        5.2.1 不同还原态硫浓度对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第39-44页
        5.2.2 不同还原态硫浓度对水稻根系伤流量的影响第44-45页
        5.2.3 不同还原态硫浓度对水稻功能叶SPAD值的影响第45-46页
        5.2.4 不同还原态硫浓度对水稻氮、磷、钾累积的影响第46-48页
        5.2.5 不同还原态硫浓度对水稻硫含量的影响第48-49页
        5.2.6 还原态硫对水稻的毒害临界浓度第49-50页
    5.3 小结与讨论第50-51页
6 不同二价锰浓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第51-64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52-63页
        6.2.1 不同二价锰浓度对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第52-57页
        6.2.2 不同二价锰浓度对水稻根系伤流量的影响第57-58页
        6.2.3 不同二价锰浓度对水稻功能叶SPAD值的影响第58-59页
        6.2.4 不同二价锰浓度对水稻氮、磷、钾累积的影响第59-61页
        6.2.5 不同二价锰浓度对水稻锰含量的影响第61-62页
        6.2.6 二价锰对水稻的毒害临界浓度第62-63页
    6.3 小结与讨论第63-64页
7 冷浸田亚铁对水稻养分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第64-75页
    7.1 材料与方法第64-65页
    7.2 结果与分析第65-74页
        7.2.1 土壤亚铁状况第65-66页
        7.2.2 冷浸田亚铁对水稻株高的影响第66-67页
        7.2.3 冷浸田亚铁对水稻根体积的影响第67-68页
        7.2.4 冷浸田亚铁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第68页
        7.2.5 冷浸田亚铁对水稻氮、磷、钾累积的影响第68-73页
        7.2.6 冷浸田亚铁对水稻铁含量的影响第73页
        7.2.7 冷浸田亚铁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73-74页
    7.3 小结与讨论第74-75页
8 冷浸田还原态硫对水稻养分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第75-85页
    8.1 材料与方法第75-76页
    8.2 结果与分析第76-84页
        8.2.1 土壤还原态硫含量状况第76页
        8.2.2 冷浸田还原态硫对水稻株高的影响第76-77页
        8.2.3 冷浸田还原态硫对水稻根体积的影响第77-78页
        8.2.4 冷浸田还原态硫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第78-79页
        8.2.5 冷浸田还原态硫对水稻氮、磷、钾累积的影响第79-83页
        8.2.6 冷浸田还原态硫对水稻硫含量的影响第83-84页
        8.2.7 冷浸田还原态硫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84页
    8.3 小结与讨论第84-85页
9 冷浸田二价锰对水稻养分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第85-96页
    9.1 材料与方法第85-86页
    9.2 结果与分析第86-95页
        9.2.1 土壤二价锰含量状况第86-87页
        9.2.2 冷浸田二价锰对水稻株高的影响第87页
        9.2.3 冷浸田二价锰对水稻根体积的影响第87-88页
        9.2.4 冷浸田二价锰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第88-89页
        9.2.5 冷浸田二价锰对水稻氮、磷、钾累积的影响第89-93页
        9.2.6 冷浸田二价锰对水稻锰含量的影响第93-94页
        9.2.7 冷浸田二价锰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94-95页
    9.3 小结与讨论第95-96页
10 结论与展望第96-98页
    10.1 总结第96-97页
    10.2 问题与展望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附录第103-105页
图版第105-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气象服务法律促进机制研究
下一篇:成都市园缘老年公寓环境改造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