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GBAS着陆系统应用研究与仿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14页 |
第二章 ILS与GBAS系统原理与应用 | 第14-24页 |
2.1 仪表着陆系统ILS | 第14-18页 |
2.1.1 ILS概述 | 第14-15页 |
2.1.2 ILS工作原理 | 第15-18页 |
2.1.3 ILS缺点与改进 | 第18页 |
2.2 陆基增强系统GBAS | 第18-22页 |
2.2.1 GNSS概述 | 第19页 |
2.2.2 GBAS原理与技术 | 第19-21页 |
2.2.3 ILS向GLS过渡 | 第21-22页 |
2.3 GBAS的类ILS进近性能指标 | 第22-23页 |
2.3.1 卫星导航的可用性 | 第22-23页 |
2.3.2 GBAS的可用性 | 第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GBAS终端区应用分析 | 第24-32页 |
3.1 基于星历的导航数据提取 | 第24-26页 |
3.1.1 星历与位置计算 | 第24-25页 |
3.1.2 星历数据转换软件 | 第25-26页 |
3.2 GNSS终端区性能分析 | 第26-28页 |
3.2.1 终端区GNSS数据源性能分析 | 第26-27页 |
3.2.2 GNSS卫星轨迹分析 | 第27-28页 |
3.3 结合地形因素的GBAS进近空域分析 | 第28-31页 |
3.3.1 结合DEM数据的地形分析 | 第29页 |
3.3.2 超障高与最小超障余度 | 第29-30页 |
3.3.3 GBAS进近安全空域的分析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基于Linux的GBAS地面站功能仿真 | 第32-47页 |
4.1 VDB数据链概述 | 第32-34页 |
4.2 基于Linux的VDB功能设计 | 第34-35页 |
4.2.1 GNU/Linux概述 | 第34-35页 |
4.2.2 基于Linux的VDB仿真设计 | 第35页 |
4.3 嵌入式Linux网络搭建 | 第35-38页 |
4.3.1 VMware虚拟机网络 | 第35-36页 |
4.3.2 嵌入式Linux网络搭建 | 第36-38页 |
4.4 VDB报文播发仿真平台设计 | 第38-44页 |
4.4.1 VDB的网络仿真模型 | 第38-39页 |
4.4.2 基于Linux的VDB应用设计 | 第39-41页 |
4.4.3 基于Linux的VDB报文仿真 | 第41-44页 |
4.5 VDB网络仿真分析 | 第44-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GBAS着陆系统三维仿真平台 | 第47-59页 |
5.1 UGIS三维仿真平台 | 第47-48页 |
5.2 系统总体结构 | 第48-49页 |
5.3 UGIS模型加载 | 第49-52页 |
5.3.1 动态模型与姿态控制 | 第49-51页 |
5.3.2 静态模型加载 | 第51-52页 |
5.4 GBAS进近程序三维仿真 | 第52-55页 |
5.4.1 进近和着陆程序 | 第52-53页 |
5.4.2 最后进近航迹仿真 | 第53-55页 |
5.5 GLS空间段三维仿真 | 第55-57页 |
5.5.1 GNSS导航仿真 | 第55-56页 |
5.5.2 完好性仿真 | 第56-57页 |
5.6 VDB报文传输仿真平台 | 第57-5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