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一 引言 | 第12-19页 |
1.1 连作障碍机制的研究 | 第12-15页 |
1.1.1 根际土壤微生物-连作障碍的关系 | 第12-14页 |
1.1.2 土壤酶活性-连作障碍的关系 | 第14页 |
1.1.3 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连作障碍的关系 | 第14页 |
1.1.4 自毒作用-连作障碍的关系 | 第14-15页 |
1.2 轮作对连作障碍的防治 | 第15-16页 |
1.3 黄苗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二 材料与方法 | 第19-25页 |
2.1 试区概况与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2.1.1 试区概况 | 第19页 |
2.1.2 植物材料与土样 | 第19页 |
2.1.3 实验试剂 | 第19-20页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20-22页 |
2.2.1 黄芪连作实验 | 第20-21页 |
2.2.2 黄芪轮作实验 | 第21-22页 |
2.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22-24页 |
2.3.1 黄芪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的测定 | 第22-23页 |
2.3.2 黄苗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测定 | 第23页 |
2.3.3 黄芪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第23页 |
2.3.4 黄芪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测定 | 第23页 |
2.3.5 黄芪根腐病发病情况的调查 | 第23页 |
2.3.6 黄芪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25-50页 |
3.1 不同连作年限对黄芪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 第25-41页 |
3.1.1 不同连作年限黄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第25-32页 |
3.1.2 不同连作年限黄苗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第32-38页 |
3.1.3 不同连作年限对黄芪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4 不同连作年限黄芪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分析 | 第39-41页 |
3.2 不同连作年限对黄芪根腐病发病情况及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第41-45页 |
3.2.1 不同连作年限对黄芪根腐病发病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2 不同连作年限对黄芪植株形态和生物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3 不同连作年限对黄芪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3.3 不同轮作前茬对黄芪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研究 | 第45-50页 |
3.3.1 不同轮作前茬对黄芪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2 不同轮作前茬对黄芪根腐病发病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3 不同轮作前茬对黄芪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 | 第47页 |
3.3.4 不同轮作前茬对黄芪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47-50页 |
四 讨论 | 第50-55页 |
4.1 连作黄芪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组成结构及其多样性分析 | 第50-52页 |
4.2 连作黄芪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第52-53页 |
4.3 连作障碍对黄芪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 轮作换茬对黄芪连作障碍的消减效应 | 第54-55页 |
五 结论 | 第55-56页 |
六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