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我国的水资源变化特征 | 第9页 |
1.1.2 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现状 | 第9-10页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气候变化对水量变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人类活动对水量变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3 水量平衡模型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5-23页 |
2.1 鄱阳湖流域概况 | 第15-18页 |
2.1.1 自然地理及气候概况 | 第15页 |
2.1.2 河流水系概况 | 第15-17页 |
2.1.3 水资源概况 | 第17-18页 |
2.2 数据及来源 | 第18-19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2.3.1 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流域水资源量变化研究的适用性 | 第20-21页 |
2.3.2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模拟原理 | 第21页 |
2.3.3 系统动力学工具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鄱阳湖流域水量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拟 | 第23-32页 |
3.1 鄱阳湖流域水文水资源过程的系统动力学过程与机理 | 第23-26页 |
3.1.1 产水子系统的系统动力学过程与机理 | 第23-24页 |
3.1.2 蓄水子系统的系统动力学过程与机理 | 第24-26页 |
3.2 模拟参数的率定 | 第26-27页 |
3.3 水量变化特征及模拟效果分析 | 第27-30页 |
3.3.1 鄱阳湖流域径流变化特征与模拟效果分析 | 第27-29页 |
3.3.2 鄱阳湖湖口水位变化特征与模拟效果分析 | 第29-30页 |
3.4 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鄱阳湖流域水量变化的影响作用分析 | 第32-44页 |
4.1 鄱阳湖流域水量变化的驱动要素分析 | 第32-34页 |
4.1.1 鄱阳湖流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 第32-33页 |
4.1.2 鄱阳湖流域气温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 第33页 |
4.1.3 鄱阳湖流域用水量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 第33-34页 |
4.2 单一驱动要素对鄱阳湖流域水量变化的影响过程分析 | 第34-37页 |
4.2.1 降水对鄱阳湖流域水量变化的影响过程分析 | 第35-36页 |
4.2.2 气温对鄱阳湖流域水量变化的影响过程分析 | 第36页 |
4.2.3 用水量对鄱阳湖流域水量变化的影响过程分析 | 第36-37页 |
4.3 “降水-土壤-径流”过程的影响路径分析 | 第37-43页 |
4.3.1 通径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4.3.2 分析结果 | 第39-43页 |
4.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鄱阳湖流域水量变化的预测 | 第44-53页 |
5.1 情景模式的设定 | 第44-46页 |
5.1.1 未来气候情景的建立 | 第44-45页 |
5.1.2 气候模式的选择 | 第45-46页 |
5.2 未来气候情景下鄱阳湖流域气候要素的变化 | 第46-47页 |
5.2.1 未来气候情景下鄱阳湖流域气温的变化 | 第46-47页 |
5.2.2 未来气候情景下鄱阳湖流域降水的变化 | 第47页 |
5.3 未来气候情景下鄱阳湖流域水量的变化 | 第47-51页 |
5.3.1 未来气候情景下鄱阳湖流域径流量的变化 | 第47-50页 |
5.3.2 未来气候情景下鄱阳湖湖口水位的变化 | 第50-51页 |
5.4 小结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6.2 问题与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