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0-18页 |
一、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一) 中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0-11页 |
(二) 中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及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现代医学研究 | 第13-18页 |
(一) 解剖生理 | 第13-14页 |
(二)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 第14-15页 |
(三)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及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8-2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二、研究路线 | 第18页 |
三、具体研究 | 第18-20页 |
(一) 诊断标准 | 第18-19页 |
(二) 纳入标准 | 第19页 |
(三) 排除标准 | 第19页 |
(四) 剔除标准 | 第19页 |
(五) 脱落标准 | 第19页 |
(六) 中止试验标准 | 第19页 |
(七)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八) 治疗方法 | 第19-20页 |
(九) 观察项目 | 第20页 |
(十) 疗效评定 | 第20页 |
(十一) 统计学处理 | 第20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20-25页 |
(一) 一般资料分析 | 第20-21页 |
(二) 结果分析 | 第21-25页 |
五、研究结论 | 第25-26页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展望 | 第26-30页 |
一、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病机探讨 | 第26页 |
二、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选穴处方依据 | 第26-28页 |
三、温针灸的选择依据 | 第28页 |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与血浆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2)的关系 | 第28-29页 |
五、展望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附录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