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载银氮化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0页
    1.1 前言第18-19页
    1.2 g-C_3N_4的结构和性质第19-21页
        1.2.1 g-C_3N_4的结构第19页
        1.2.2 g-C_3N_4的性质第19-21页
    1.3 g-C_3N_4的合成方法第21-23页
        1.3.1 高温热解法第21-22页
        1.3.2 高温高压法第22-23页
        1.3.3 沉积法第23页
    1.4 g-C_3N_4的改性方法第23-26页
        1.4.1 形貌调控第23-24页
        1.4.2 元素掺杂第24-25页
        1.4.3 贵金属沉积第25-26页
        1.4.4 半导体复合第26页
    1.5 g-C_3N_4的光催化应用第26-29页
        1.5.1 光催化分解水第26-27页
        1.5.2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第27-28页
        1.5.3 光催化还原CO_2第28-29页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9-30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0-40页
    2.1 药品与仪器第30-31页
        2.1.1 药品与试剂第30页
        2.1.2 设备与仪器第30-31页
    2.2 实验内容第31-35页
        2.2.1 CN、CNH、CNNH_2的制备第31-33页
        2.2.2 AgBr/CNH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3页
        2.2.3 Ag/g-C_3N_4和Ag/CNNH_2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3-35页
    2.3 样品的表征第35-36页
        2.3.1 X射线衍射表征(XRD)第35页
        2.3.2 扫描及透射电镜表征(SEM和TEM)第35-36页
        2.3.3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分析(UV-vis)第36页
        2.3.4 红外表征(FT-IR)第36页
        2.3.5 荧光光谱表征(PL)第36页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XPS)第36页
    2.4 光催化活性的研究第36-40页
        2.4.1 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第36-38页
        2.4.2 光催化还原CO_2的研究第38-40页
第三章 氮化碳表面处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40-50页
    3.1 CN、CNH和CNNH_2的表征第40-49页
        3.1.1 XRD表征第40-41页
        3.1.2 TEM表征第41页
        3.1.3 UV-vis表征第41-42页
        3.1.4 FT-IR表征第42-43页
        3.1.5 PL表征第43页
        3.1.6 光催化降解RhB活性评价第43-44页
        3.1.7 还原CO_2的评价第44-49页
    3.2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AgBr/CNH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50-62页
    4.1 表征第50-55页
        4.1.1 XRD表征第50-51页
        4.1.2 TEM表征第51页
        4.1.3 UV-vis表征第51-52页
        4.1.4 FT-IR表征第52-53页
        4.1.5 XPS表征第53-54页
        4.1.6 PL表征第54-55页
    4.2 光催化活性评价第55-60页
        4.2.1 AgBr/CNH的光催化活性评价第55-57页
        4.2.2 50%AgBr/CNH光催化的稳定性第57-58页
        4.2.3 AgBr/CNH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第58-59页
        4.2.4 AgBr/CNH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反应机理第59-60页
    4.3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Ag/g-C_3N_4和Ag/CNNH_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62-80页
    5.1 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Ag/g-C_3N_4的表征结果第62-67页
        5.1.1 XRD表征第62-63页
        5.1.2 TEM表征第63-64页
        5.1.3 FT-IR表征第64-65页
        5.1.4 UV-vis表征第65-66页
        5.1.5 光催化活性评价第66-67页
    5.2 光还原法制备不同比例Ag/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研究第67-75页
        5.2.1 XRD表征第67页
        5.2.2 TEM表征第67-68页
        5.2.3 EDX表征第68-69页
        5.2.4 FT-IR表征第69-70页
        5.2.5 UV-vis表征第70页
        5.2.6 PL表征第70-71页
        5.2.7 XPS表征第71-72页
        5.2.8 光催化活性评价第72-73页
        5.2.9 25%Ag/g-C_3N_4的稳定性第73-75页
    5.3 Ag/g-C_3N_4和Ag/CNNH_2的对比第75-79页
        5.3.1 TEM表征第75页
        5.3.2 UV-vis表征第75-76页
        5.3.3 FT-IR表征第76-77页
        5.3.4 PL表征第77页
        5.3.5 光催化活性评价第77-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六章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致谢第88-90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0-92页
导师和作者简介第92-93页
附件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山雪岭云杉8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下一篇: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在TGF-β1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发生内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