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低碳物流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创新点 | 第15-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6-17页 |
1.3.3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碳排放测算方法 | 第18-19页 |
2.2 EKC理论 | 第19页 |
2.3 脱钩理论 | 第19-20页 |
2.4 碳排放分解方法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新疆物流业发展与碳排放现状分析 | 第22-37页 |
3.1 新疆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2-26页 |
3.1.1 新疆物流业的宏观发展 | 第22-23页 |
3.1.2 新疆物流业发展潜力 | 第23-24页 |
3.1.3 新疆物流业能源消费 | 第24-26页 |
3.2 新疆物流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 第26-31页 |
3.2.1 碳排放系数的确定 | 第26-28页 |
3.2.2 新疆物流业碳排放总量 | 第28-30页 |
3.2.3 新疆物流业碳排放强度 | 第30-31页 |
3.3 新疆物流业碳排放与物流发展的关系分析 | 第31-35页 |
3.3.1 基于EKC的物流业碳排放与物流发展的长期趋势分析 | 第31-32页 |
3.3.2 基于脱钩模型的物流业碳排放与物流发展的短期变动分析 | 第32-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基于LMDI的新疆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8页 |
4.1 模型建立与数据处理 | 第37-39页 |
4.1.1 LMDI分解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4.1.2 数据收集与计算 | 第38-39页 |
4.2 新疆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 | 第39-44页 |
4.2.1 碳因子角度的效应分析 | 第39-40页 |
4.2.2 能源结构角度的效应分析 | 第40-41页 |
4.2.3 能源强度角度的效应分析 | 第41页 |
4.2.4 产业结构角度的效应分析 | 第41-43页 |
4.2.5 经济规模角度的效应分析 | 第43-44页 |
4.3 新疆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总体分析 | 第44-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新疆物流业低碳化对策 | 第48-53页 |
5.1 倡导多方共同努力,在物流始端控制碳排放 | 第48-50页 |
5.1.1 政府层面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 第48-49页 |
5.1.2 市场机制层面积极探索碳权交易 | 第49页 |
5.1.3 企业层面积极转变能源消费方式 | 第49-50页 |
5.2 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在物流过程控制碳排放 | 第50-51页 |
5.2.1 构建综合的低碳运输系统 | 第50页 |
5.2.2 开展低碳城市共同配送 | 第50-51页 |
5.2.3 合理布局低碳物流园区 | 第51页 |
5.3 大力发展逆向物流,在物流末端控制碳排放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注释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附录一 新疆物流业能源消费原始数据 | 第62-63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