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1.1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危害 | 第14-17页 |
1.1.1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 | 第14-16页 |
1.1.2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 第16-17页 |
1.2 富营养水体的修复 | 第17-22页 |
1.2.1 工程措施 | 第17-19页 |
1.2.2 化学措施 | 第19-20页 |
1.2.3 生物措施 | 第20-22页 |
1.3 展望 | 第22-24页 |
第2章 绪论 | 第24-32页 |
2.1 选题意义 | 第24页 |
2.2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2.3.1 盆栽试验下四种水生植物对不同富营养水平水体的净化效果 | 第24页 |
2.3.2 盆栽试验下四种水生植物根系对不同富营养水平水体的生理响应变化 | 第24-25页 |
2.3.3 静态小区试验下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 第25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2.5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2.5.1 盆栽试验下四种水生植物对不同富营养水平水体的净化效果及根系生理响应 | 第26页 |
2.5.2 静态小区试验下不同水生植物对于富营养水体的净化效果 | 第26-27页 |
2.5.3 测定方法 | 第27-30页 |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0-32页 |
第3章 盆栽试验下四种水生植物对不同富营养水体的净化效果 | 第32-44页 |
3.1 四种水生植物对不同富营养化水体氮素的去除效果 | 第32-39页 |
3.1.1 四种水生植物对不同富营养化水体TN的去除效果 | 第32-34页 |
3.1.2 四种水生植物对不同富营养化水体NH_4~+-N的去除效果 | 第34-37页 |
3.1.3 四种水生植物对不同富营养化水体NO_3~--N的去除效果 | 第37-39页 |
3.2 四种水生植物对不同富营养化水体TP的去除效果 | 第39-41页 |
3.3 小结 | 第41-44页 |
第4章 四种水生植物根系对不同富营养水体的响应 | 第44-52页 |
4.1 不同富营养化水体对四种水生植物根系DOC分泌的影响 | 第44-46页 |
4.2 不同富营养化水体对四种水生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46-48页 |
4.3 不同富营养化水体对四种水生植物根系有机酸分泌的影响 | 第48-51页 |
4.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静态小区试验下四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效果 | 第52-64页 |
5.1 四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悬浮物的去除效果 | 第52-53页 |
5.2 四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COD_(cr)的去除效果 | 第53-54页 |
5.3 四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 | 第54-59页 |
5.3.1 四种水生植物对水体TP、SRP的去除效果 | 第54-55页 |
5.3.2 四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TN、NH_4~+-N、NO_3~--N的去除效果 | 第55-58页 |
5.3.3 四种水生植物生物累积量及氮磷吸收量 | 第58-59页 |
5.4 四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59-61页 |
5.4.1 脲酶活性变化 | 第59页 |
5.4.2 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 | 第59-60页 |
5.4.3 不同处理水体NH_4~+-N、SRP与酶活性的关系 | 第60-61页 |
5.5 小结 | 第61-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页 |
6.2 问题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