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抽象艺术产生原因与本土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再认识 | 第9-12页 |
(一)抽象艺术 | 第9-10页 |
(二)本土性 | 第10-12页 |
二、抽象艺术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 第12-19页 |
(一)现代主义的第一次影响 | 第12-15页 |
1.西方抽象相关理论的先行 | 第12-14页 |
2.西方“形式”的实验 | 第14-15页 |
(二)西方现代艺术的再次冲击 | 第15-19页 |
1.艺术家对意识形态的反叛 | 第15-16页 |
2.艺术家对市场经济下艺术本体的反思 | 第16-19页 |
三、中国抽象艺术的本土性呈现 | 第19-26页 |
(一)传统美学精神的关照 | 第19-23页 |
1.“象”:“似与不似”的喻指 | 第19-20页 |
2.境:“意在象外”的意趣 | 第20-21页 |
3.禅道“自在观”的显现 | 第21-23页 |
(二)本土性艺术语言与情感的新表达 | 第23-26页 |
1.本土性艺术语言的升华 | 第23-24页 |
2.社会现实的警喻 | 第24-26页 |
四、中国抽象艺术本土性的演进及意义 | 第26-32页 |
(一)独立展览形成与多样展览方式的推进 | 第26-28页 |
(二)本土性方法论探求与自我文化身份的确认 | 第28-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