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泻肺汤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1-18页 |
1.1 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第11-15页 |
1.1.1 流行病学 | 第11-12页 |
1.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2-13页 |
1.1.3 治疗进展及现状 | 第13-15页 |
1.2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第15-18页 |
1.2.1 病名溯源 | 第15页 |
1.2.2 病因病机 | 第15-16页 |
1.2.3 中医治疗心衰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8-25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2.1.1 病例来源 | 第18页 |
2.1.2 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 第18页 |
2.1.3 心力衰竭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标准 | 第18页 |
2.1.4 纳入标准 | 第18页 |
2.1.5 排除标准 | 第18-19页 |
2.1.6 脱落、剔除、中止试验标准 | 第19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2.1 随机方法 | 第19页 |
2.2.2 研究方案 | 第19-20页 |
2.2.3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2.2.4 观察指标 | 第20-21页 |
2.2.5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1页 |
2.2.6 统计分析 | 第21页 |
2.3 研究结果 | 第21-25页 |
2.3.1 基线资料比较 | 第21页 |
2.3.2 NT-proBNP水平比较 | 第21-22页 |
2.3.3 NYHA分级比较 | 第22页 |
2.3.4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第22-23页 |
2.3.5 心率比较 | 第23页 |
2.3.6 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5-29页 |
3.1 中医治疗心衰的趋势 | 第25页 |
3.2 研究结论分析 | 第25-27页 |
3.2.1 NT-proBNP | 第25-26页 |
3.2.2 NYHA分级 | 第26页 |
3.2.3 中医症候积分 | 第26页 |
3.2.4 心率 | 第26页 |
3.2.5 6分钟步行试验 | 第26-27页 |
3.3 温阳泻肺汤方解 | 第27页 |
3.4 温阳泻肺汤药物相关药理研究 | 第27-28页 |
3.5 不足与展望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附录 | 第33-35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