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4-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3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2.1.1 教育评价 | 第16-17页 |
2.1.2 教育增值评价 | 第17-19页 |
2.2 增值评价的缘起和发展 | 第19-20页 |
2.3 教育增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3.1 桑德斯增值评价模型理论 | 第20-21页 |
2.3.2 学生学习行为矫正与学习成就理论 | 第21-22页 |
2.3.3 教育效能差异性模型 | 第22-23页 |
2.4 教育增值评价的研究方法 | 第23-29页 |
2.4.1 等值设计和方法 | 第23-25页 |
2.4.2 评价模型 | 第25-29页 |
2.5 教育增值评价的国外研究概况 | 第29-33页 |
2.5.1 美国教育增值评价研究概况 | 第29-30页 |
2.5.2 英国教育增值评价研究概况 | 第30-32页 |
2.5.3 国外教育增值评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第32-33页 |
2.6 教育增值评价的国内研究概况 | 第33-35页 |
2.7 总结 | 第35-36页 |
3 研究设计 | 第36-39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36页 |
3.2 取样 | 第36-37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37-39页 |
4 IRT增值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 | 第39-75页 |
4.1 等值条件的判断和假设检验 | 第39-40页 |
4.2 等值与增值评价 | 第40-67页 |
4.2.1 AB校多重成就测验的等值结果与增值评价 | 第40-47页 |
4.2.2 A校班级多重成就测验的等值结果与增值评价 | 第47-52页 |
4.2.3 AB校数学学业测验的等值结果与增值评价 | 第52-61页 |
4.2.4 A校班级数学学业测验的等值结果 | 第61-67页 |
4.3 标准化与非标准化测验结果的排名比较—以A校班级为例 | 第67-71页 |
4.4 HLM增值评价的分析结果—以AB校多重成就测验为例 | 第71-75页 |
4.4.1 完全无条件模型 | 第71-72页 |
4.4.2 随机截距模型分析结果 | 第72-75页 |
5 讨论 | 第75-81页 |
5.1 关于评价方式 | 第75-77页 |
5.2 关于等值与增值评价分析 | 第77-79页 |
5.3 关于标准化测验与非标准化测验的排名比较 | 第79-80页 |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0-81页 |
5.4.1 研究不足 | 第80页 |
5.4.2 研究展望 | 第80-81页 |
6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89页 |
后记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