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载流摩擦件瞬态温度场测量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载流摩擦简介 | 第11-15页 |
1.2.1 载流摩擦的特点 | 第11-12页 |
1.2.2 载流摩擦磨损的机理 | 第12-13页 |
1.2.3 载流摩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13-15页 |
1.3 载流摩擦接触面温度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15-18页 |
1.3.1 高温测量方法 | 第15-17页 |
1.3.2 载流摩擦温度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高速载流摩擦热源及温度仿真分析 | 第20-37页 |
2.1 高速载流摩擦温度场理论 | 第20-23页 |
2.1.1 热源分析 | 第20页 |
2.1.2 热传导理论 | 第20-22页 |
2.1.3 热传导边界条件的界定 | 第22-23页 |
2.2 高速载流摩擦接触面热源分析及模型建立 | 第23-30页 |
2.2.1 摩擦热数学模型 | 第26页 |
2.2.2 接触电阻热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2.2.3 电弧热数学模型 | 第28-30页 |
2.3 高速载流摩擦接触面温度仿真 | 第30-36页 |
2.3.1 摩擦热仿真 | 第30-33页 |
2.3.2 接触电阻热仿真 | 第33-34页 |
2.3.3 电弧热仿真 | 第34-35页 |
2.3.4 接触面温度仿真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高速载流摩擦副接触面温度测量方法 | 第37-45页 |
3.1 测温方法的选取依据 | 第37页 |
3.2 辐射测温原理 | 第37-39页 |
3.3 温度测量系统 | 第39-42页 |
3.3.1 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 第39-40页 |
3.3.2 测温系统关键器件选取 | 第40-41页 |
3.3.3 辅助参数测量 | 第41-42页 |
3.4 温度测量过程注意事项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高速载流摩擦测温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5-58页 |
4.1 实验平台 | 第45-47页 |
4.2 高速载流摩擦实验 | 第47页 |
4.2.1 测温实验方案 | 第47页 |
4.2.2 实验步骤 | 第47页 |
4.3 实验数据及分析 | 第47-53页 |
4.3.1 实验结果 | 第47-49页 |
4.3.2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49-53页 |
4.4 减轻损伤的措施 | 第53-56页 |
4.4.1 控制输入电流 | 第53-55页 |
4.4.2 控制初始压力 | 第55-56页 |
4.4.3 摩擦副材料 | 第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