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黏虫转录组学研究及RNAi机制相关基因的克隆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1 玉米黏虫 | 第11页 |
1.2 RNA干扰机制 | 第11-13页 |
1.2.1 RNAi的发现简史 | 第11-12页 |
1.2.2 RNAi的作用机制 | 第12-13页 |
1.2.3 RNAi在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的应用 | 第13页 |
1.3 转录组学研究概述 | 第13-15页 |
1.3.1 转录组测序方法 | 第14页 |
1.3.2 昆虫转录组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基本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2.1 昆虫饲养相关材料和设备 | 第16-17页 |
2.1.1 玉米黏虫饲养 | 第16页 |
2.1.2 人工气候箱 | 第16页 |
2.1.3 植物培养室 | 第16页 |
2.1.4 养虫盒 | 第16-17页 |
2.1.5 取虫工具 | 第17页 |
2.2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17-21页 |
2.2.1 琼脂糖凝胶电泳相关试剂 | 第17-18页 |
2.2.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18-19页 |
2.2.3 LB培养基的制备 | 第19页 |
2.2.4 SOC培养基的配制 | 第19-20页 |
2.2.5 杂交试验相关试剂配制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玉米黏虫转录组测序及功能注释 | 第21-42页 |
3.1 转录组测序及序列拼接 | 第21页 |
3.2 转录组序列特征 | 第21-39页 |
3.2.1 产量统计 | 第22页 |
3.2.2 组装结果分析 | 第22-24页 |
3.2.3 Unigene功能注释 | 第24-39页 |
3.3 讨论 | 第39-40页 |
3.4 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玉米黏虫RNAi机制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42-85页 |
4.1 引物设计 | 第42-43页 |
4.2 基因克隆 | 第43-54页 |
4.2.1 总RNA提取 | 第43-45页 |
4.2.2 cDNA第一链合成 | 第45-46页 |
4.2.3 PCR技术体外扩增DNA | 第46-48页 |
4.2.4 PCR产物回收 | 第48-49页 |
4.2.5 重组T-载体的构建 | 第49页 |
4.2.6 T1感受态细胞转化 | 第49-50页 |
4.2.7 质粒DNA提取 | 第50页 |
4.2.8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第50-52页 |
4.2.9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52-53页 |
4.2.10 Unigenes序列测定 | 第53-54页 |
4.3 RACE克隆实验 | 第54-62页 |
4.3.1 引物设计 | 第54页 |
4.3.2 mRNA纯化实验 | 第54-56页 |
4.3.3 RACE cDNA合成 | 第56-57页 |
4.3.4 RACE PCR检测 | 第57-59页 |
4.3.5 RACE产物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第59-60页 |
4.3.6 RACE产物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60-61页 |
4.3.7 序列测定 | 第61-62页 |
4.3.8 结果分析 | 第62页 |
4.4 序列组合拼接 | 第62-67页 |
4.4.1 引物组合 | 第62-65页 |
4.4.2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第65页 |
4.4.3 组合引物PCR扩增片段克隆 | 第65-67页 |
4.4.4 序列测定 | 第67页 |
4.5 RNAi相关基因的Northern杂交 | 第67-73页 |
4.5.1 DIG标记探针检测 | 第67-71页 |
4.5.2 ~(32)P标记的探针杂交检测 | 第71-73页 |
4.6 RNAi相关基因在基因组上的检测 | 第73-76页 |
4.6.1 DIG标记的Southern杂交试验 | 第73-75页 |
4.6.2 RNAi相关基因在基因组上的扩增 | 第75-76页 |
4.7 进化树绘制 | 第76-79页 |
4.8 蛋白序列分析 | 第79-83页 |
4.9 讨论 | 第83-84页 |
4.10 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附录 | 第92-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