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立法公众参与制度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相关理论 | 第10-14页 |
(一) 立法公众参与的概述和特征 | 第10-12页 |
1、立法公众参与的概念 | 第10-11页 |
2、立法公众参与的特征 | 第11-12页 |
(二) 立法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1、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 第12页 |
2、维持民主性的保障 | 第12页 |
3、民主制发展的体现 | 第12-13页 |
4、提高立法科学性 | 第13页 |
5、加强公民主体意识 | 第13页 |
6、增强法律稳定性 | 第13-14页 |
二、目前我国立法公众参与的基本实践问题 | 第14-19页 |
(一) 我国立法公众参制度的实践现状 | 第14-15页 |
1、我国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表现形式 | 第14-15页 |
2、我国立法公众参与具体实践状况 | 第15页 |
(二) 目前我国立法公众参与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 | 第15-19页 |
1、目前我国立法公众参与取得的成就 | 第15-16页 |
2、目前我国立法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6-19页 |
三、完善我国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几点构想 | 第19-25页 |
(一) 完善相关立法标准、程序和内容 | 第19-21页 |
1、建立统一的参与主体标准和程序标准 | 第19-20页 |
2、完善参与的客体内容 | 第20-21页 |
(二) 建立健全立法公众参与的配套制度 | 第21-25页 |
1、加强立法信息公开度 | 第21-23页 |
2、建立有效的救济制度 | 第23-24页 |
3、推行普法活动 | 第24-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致谢 | 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