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9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0-13页 |
一、结构安排和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三、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2-13页 |
第二章 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相关理论 | 第13-17页 |
第一节 中国对东盟FDI的动因分析 | 第13-15页 |
一、资源寻求型动因分析 | 第13页 |
二、市场寻求型动因分析 | 第13-14页 |
三、技术寻求型动因分析 | 第14页 |
四、其他动因分析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相关贸易理论 | 第15-17页 |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5-16页 |
二、小岛清边际产业扩张论 | 第16页 |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三章 中国对东盟FDI现状分析 | 第17-20页 |
第一节 中国对东盟FDI的规模分析 | 第17-19页 |
第二节 中国对东盟FDI的行业分布 | 第19-20页 |
第四章 中国对东盟FDI的逆向技术效应分析 | 第20-37页 |
第一节 FDI逆向技术效应的表现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中国对东盟FDI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1-26页 |
第三节 中国对东盟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 | 第26-30页 |
第四节 中国对东盟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 第30-37页 |
第五章 中国对东盟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分析 | 第37-41页 |
第一节 技术差距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研发投入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投资结构的分布差别 | 第39-40页 |
第四节 母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 第40-41页 |
第六章 对策建议和结论 | 第41-44页 |
一、加强我国的自主研发能力,不遗余力促进企业创新 | 第41页 |
二、提高我国对东盟投资水平和质量,兼顾进出口 | 第41-42页 |
三、建立完善的人才制度和创新环境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