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低电压穿越关键问题 | 第10-11页 |
1.3 低电压穿越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5页 |
1.3.1 励磁强化措施 | 第11-12页 |
1.3.2 提高等效阻抗 | 第12-13页 |
1.3.3 机端电压支撑 | 第13-14页 |
1.3.4 小结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内容组织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双馈系统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 第17-37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风力机数学模型及最大风能捕获 | 第17-19页 |
2.2.1 风力机数学模型 | 第17-18页 |
2.2.2 最大风能捕获 | 第18-19页 |
2.3 机械传动装置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2.4 双馈系统变速恒频运行原理及数学模型 | 第20-30页 |
2.4.1 双馈系统变速恒频运行原理 | 第20-22页 |
2.4.2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双馈系统数学模型 | 第22-26页 |
2.4.3 三相坐标系与两相坐标系的坐标变换 | 第26-28页 |
2.4.4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双馈系统数学模型 | 第28-30页 |
2.5 双馈变流器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 第30-35页 |
2.5.1 双馈系统网侧变流器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 第30-33页 |
2.5.2 双馈系统转子侧变流器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 第33-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电网低电压故障双馈风电系统暂态分析 | 第37-47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电网低电压故障时暂态电流特性分析 | 第37-39页 |
3.3 电网低电压故障时直流母线电压特性分析 | 第39-40页 |
3.4 不同跌落幅度下双馈系统暂态特性仿真 | 第40-45页 |
3.4.1 20%跌落幅度下的故障暂态响应 | 第40-42页 |
3.4.2 80%跌落幅度下的故障暂态响应 | 第42-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基于Crowbar及DC-Chopper的联合故障穿越策略 | 第47-59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Crowbar电路模型及阻值确定 | 第47-49页 |
4.2.1 Crowbar电路模型 | 第47-48页 |
4.2.2 Crowbar电阻阻值确定 | 第48-49页 |
4.3 DC-Chopper电路模型及阻值确定 | 第49-50页 |
4.3.1 DC-Chopper电路模型 | 第49-50页 |
4.3.2 DC-Chopper电阻阻值确定 | 第50页 |
4.4 Crowbar和DC-Chopper的联合故障穿越方案 | 第50-57页 |
4.4.1 联合故障穿越策略及仿真电路 | 第50-52页 |
4.4.2 脉冲触发电路控制策略 | 第52页 |
4.4.3 联合故障穿越方案仿真验证分析 | 第52-57页 |
4.4.4 实验总结与结论 | 第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基于RSRA及DC-Chopper的联合故障穿越策略 | 第59-68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S串电阻数学模型及阻值确定 | 第59-61页 |
5.2.1 串电阻数学模型 | 第59-60页 |
5.2.2 串电阻阻值确定 | 第60-61页 |
5.3 RSRA和DC-Chopper的联合故障穿越方案 | 第61-67页 |
5.3.1 联合故障穿越策略及仿真电路 | 第61-62页 |
5.3.2 脉冲触发电路控制策略 | 第62页 |
5.3.3 联合故障穿越方案仿真结果分析 | 第62-67页 |
5.3.4 实验总结与结论 | 第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68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附录 | 第77-79页 |
A. 双馈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仿真模型 | 第77-79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9页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