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2.1.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 第17页 |
2.1.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 | 第17-19页 |
2.1.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控 | 第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9-20页 |
2.2.2 财政分权理论 | 第20-21页 |
2.2.3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第3章 A开发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控现状 | 第22-28页 |
3.1 A开发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控取得的成绩 | 第22-23页 |
3.1.1 整顿融资平台 | 第22页 |
3.1.2 拓宽融资渠道防化风险 | 第22-23页 |
3.1.3 融资平台季报制度 | 第23页 |
3.2 A开发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3.2.1 “借新还旧”带来的债务风险转移和财政风险累积 | 第24页 |
3.2.2 平台责任主体模糊及操作不规范 | 第24-25页 |
3.2.3 金融机构监管漏洞 | 第25页 |
3.3 A开发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28页 |
3.3.1 地方政府行为影响 | 第26页 |
3.3.2 平台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缺失 | 第26-27页 |
3.3.3 外部监管失灵 | 第27-28页 |
第4章 国外与国内典型地区地方政府融资风险防控经验借鉴 | 第28-36页 |
4.1 国外与国内典型地区地方政府融资风险防控经验概述 | 第28-33页 |
4.1.1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防控状况 | 第28-31页 |
4.1.2 国内典型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控状况 | 第31-33页 |
4.2 国内外地方政府融资风险防控经验启示 | 第33-36页 |
4.2.1 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地方政府债务 | 第33-34页 |
4.2.2 针对地区差异制定管理制度和管理细则 | 第34页 |
4.2.3 加强多部门联动监管 | 第34页 |
4.2.4 设置量化指标强化风险评估和预警 | 第34-36页 |
第5章 完善A开发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控的对策 | 第36-47页 |
5.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控宏观保障措施 | 第36-40页 |
5.1.1 完善分税制体制 | 第36-38页 |
5.1.2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 第38-39页 |
5.1.3 深化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 | 第39-40页 |
5.2 A开发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内部防控 | 第40-43页 |
5.2.1 完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 | 第40-41页 |
5.2.2 完善融资平台公司治理结构 | 第41-42页 |
5.2.3 建立投融资科学决策体制 | 第42页 |
5.2.4 构建平台风险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 | 第42-43页 |
5.3 A开发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外部防控 | 第43-47页 |
5.3.1 A开发区地方政府风险防控 | 第44页 |
5.3.2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风险防控 | 第44-45页 |
5.3.3 金融机构风险防控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