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5页 |
1.1 基本粒子与标准模型 | 第12-16页 |
1.1.1 基本粒子的分类和四种相互作用 | 第12-13页 |
1.1.2 电弱统一理论和量子色动力学 | 第13-16页 |
1.2 夸克模型与强子物理 | 第16-20页 |
1.2.1 坂田模型 | 第16-17页 |
1.2.2 八正法理论 | 第17-19页 |
1.2.3 普通强子态 | 第19-20页 |
1.3 新强子态 | 第20-21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21-25页 |
1.4.1 研究背景 | 第21-22页 |
1.4.2 实验手段 | 第22-23页 |
1.4.3 理论模型 | 第23-25页 |
第二章 f_0(980)内部结构的调研 | 第25-37页 |
2.1 夸克偶素q(?)的调研 | 第25-26页 |
2.2 四夸克态的调研 | 第26-30页 |
2.3 K(?)分子态的调研 | 第30-34页 |
2.3.1 强衰变f_0(980) → ππ | 第30-32页 |
2.3.2 电磁衰变f_0(980) → γγ | 第32页 |
2.3.3 电磁衰变f_0→ γV | 第32-34页 |
2.4 部分小结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光生过程γp → pf_0(980) → pπ+π?的研究 | 第37-47页 |
3.1 γ p → pf_0(980)散射 | 第37-39页 |
3.2 f_0→ ππ衰变和γp → pf_0→ pπ+π?散射 | 第39-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2页 |
3.4 基于矢量介子为主模型的光生过程计算 | 第42-47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4.1 总结 | 第47页 |
4.2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