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2.1 人口红利 | 第9-13页 |
1.2.2 人口老龄化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1.4.1 论文结构 | 第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2 人口红利及我国人口红利现状 | 第18-34页 |
2.1 人口红利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 第18-21页 |
2.1.1 人口红利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人口红利的基本特征 | 第18-21页 |
2.2 人口红利衡量标准与评价标准 | 第21-22页 |
2.2.1 人口红利的衡量标准 | 第21页 |
2.2.2 人口红利评价标准 | 第21-22页 |
2.3 1997-2013 年我国总体与区域人口红利状况 | 第22-28页 |
2.3.1 人口红利的总体情况 | 第22-25页 |
2.3.2 人口红利的区域差异 | 第25-28页 |
2.4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第28-34页 |
2.4.1 人口红利与劳动力供给 | 第28-29页 |
2.4.2 人口红利与储蓄率 | 第29-30页 |
2.4.3 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本 | 第30-31页 |
2.4.4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周期效应分析 | 第31-34页 |
3 人口红利与省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 第34-39页 |
3.1 理论模型的设定 | 第34-35页 |
3.2 空间计量模型 | 第35-39页 |
3.2.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第35-36页 |
3.2.2 空间计量模型 | 第36-39页 |
4 人口红利对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 | 第39-48页 |
4.1 实证准备 | 第39页 |
4.1.1 变量选取 | 第39页 |
4.1.2 变量来源 | 第39页 |
4.2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 第39-40页 |
4.3 人口红利以及人口老龄化的空间自相关检验 | 第40-43页 |
4.4 空间计量面板建模分析 | 第43-45页 |
4.5 空间计量面板建模实证结果 | 第45-48页 |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5.1 结论 | 第48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