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需分析的城市开发区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动因与切入点 | 第11-13页 |
·研究动因 | 第11-12页 |
·研究切入点 | 第12-13页 |
·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城市开发区基础研究 | 第19-28页 |
·发展历程与转型趋势 | 第19-21页 |
·发展历程:由“初创”至“转型” | 第19-20页 |
·转型趋势:从“孤岛”到“新城” | 第20-21页 |
·空间结构研究趋势 | 第21-22页 |
·研究评述 | 第21-22页 |
·研究展望 | 第22页 |
·空间结构基础认知 | 第22-26页 |
·空间结构的基本涵义 | 第23-24页 |
·空间结构发展的目标 | 第24-25页 |
·空间结构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城市开发区空间供需分析 | 第28-51页 |
·空间供需矛盾分析 | 第28-39页 |
·生产空间供需问题凸显 | 第28-31页 |
·居住空间长期供不应求 | 第31-35页 |
·服务空间供求失衡显著 | 第35-39页 |
·空间供需总体特征 | 第39-41页 |
·供给阶段性滞后于需求 | 第39-40页 |
·供给与需求周期性偏离 | 第40-41页 |
·供需矛盾成因剖析 | 第41-49页 |
·土地政策负面影响 | 第41-43页 |
·经济转型存在弊端 | 第43-47页 |
·建设项目选址盲目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城市开发区空间供需优化方法 | 第51-62页 |
·空间供需优化思路与目标 | 第51-52页 |
·总体思路 | 第51页 |
·优化目标 | 第51-52页 |
·空间供需影响因素优化 | 第52-56页 |
·总量影响因素优化 | 第53-54页 |
·布局影响因素优化 | 第54-56页 |
·空间供需优化评价模型 | 第56-60页 |
·比例结构评价模型 | 第56-58页 |
·布局结构评价模型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城市开发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 第62-93页 |
·空间结构整合趋势与模式 | 第63-73页 |
·转型期前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 第63-67页 |
·转型期后空间整合趋势与规律 | 第67-68页 |
·空间布局结构整合模式 | 第68-72页 |
·空间比例结构整合模式 | 第72-73页 |
·空间结构整合策略 | 第73-82页 |
·生产空间集聚策略 | 第73-75页 |
·居住空间融合策略 | 第75-77页 |
·服务空间聚合策略 | 第77-82页 |
·管治创新趋势 | 第82-83页 |
·转型期前的政府管理模式 | 第82页 |
·转型期后的政府管治创新 | 第82-83页 |
·管治创新策略 | 第83-91页 |
·土地政策创新策略 | 第83-85页 |
·产业集群培育策略 | 第85-88页 |
·住房供需调控策略 | 第88-89页 |
·服务设施保障策略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7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3-9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95-96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96-97页 |
附录 | 第97-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作者简介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