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1.2 观光艇推进用电机的发展状况 | 第8-12页 |
1.2.1 船用推进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8-9页 |
1.2.2 船用推进电机发展 | 第9-10页 |
1.2.3 推进永磁电动机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750kW混合永磁同步电动机结构研究 | 第13-39页 |
2.1 推进混合永磁电动机的要求和初步设计 | 第13-16页 |
2.1.1 混合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技术要求 | 第13-14页 |
2.1.2 混合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初步设计 | 第14页 |
2.1.3 基于Maxwell RMxprt混合永磁同步电机的方案设计 | 第14-16页 |
2.2 不同极槽配合的比较 | 第16-23页 |
2.2.1 混合永磁同步电动机不同转子结构 | 第16-17页 |
2.2.2 16极96槽电动机 | 第17-19页 |
2.2.3 20极120槽电动机 | 第19-21页 |
2.2.4 24极144槽电动机 | 第21-22页 |
2.2.5 三种极槽配合结果比较 | 第22-23页 |
2.3 三种永磁同步电动机比较 | 第23-30页 |
2.3.1 三种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比较 | 第23-24页 |
2.3.2 三种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磁仿真比较 | 第24-28页 |
2.3.4 三种永磁同步电动机性价比比较 | 第28-30页 |
2.4 混合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结构优化 | 第30-38页 |
2.4.1 磁钢厚度的优化 | 第30-34页 |
2.4.2 磁钢位置尺寸的优化 | 第34-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混合永磁同步电动机安全性研究 | 第39-61页 |
3.1 混合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应力安全分析 | 第39-43页 |
3.2 混合永磁同步电动机温度安全性分析 | 第43-53页 |
3.2.1 永磁同步电动机温度场分析原理 | 第43-48页 |
3.2.2 混合永磁同步电动机温度场仿真 | 第48-52页 |
3.2.3 正常工况下电机磁钢退磁分析 | 第52-53页 |
3.3 短路工况下电动机磁钢安全性分析 | 第53-60页 |
3.3.1 匝间短路对磁钢性能影响 | 第53-57页 |
3.3.2 两相相间短路磁钢的退磁分析 | 第57-58页 |
3.3.3 三相相短路磁钢的退磁分析 | 第58-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样机试制与实验 | 第61-77页 |
4.1 样机的电磁设计 | 第61-67页 |
4.1.1 样机的性能指标及结构 | 第61-62页 |
4.1.2 三种样机的电磁仿真 | 第62-65页 |
4.1.3 混合永磁同步电动机振动与噪声仿真 | 第65-67页 |
4.2 样机的试制过程 | 第67-71页 |
4.2.1 铁氧体永磁同步电动机试制过程 | 第67-69页 |
4.2.2 混合永磁同步电动机试制过程 | 第69-71页 |
4.3 样机实验 | 第71-76页 |
4.3.1 样机空载实验 | 第71-73页 |
4.3.2 样机负载实验 | 第73-74页 |
4.3.3 样机振动与噪声实验 | 第74-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