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7-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1.2.1 形状特征表示方法 | 第9-15页 |
1.2.2 形状匹配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文框架以及组织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形状特征提取和相似性度量方法 | 第18-25页 |
2.1 骨架的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2.2 骨架提取方法 | 第19-20页 |
2.2.1 基于细化(thinning)的方法 | 第19-20页 |
2.2.2 基于Voronoi图的离散域骨架化方法 | 第20页 |
2.2.3 基于距离变换(distance transform)的方法 | 第20页 |
2.2.4 基于数学形态的提取骨架方法 | 第20页 |
2.3 形状特征描述子 | 第20-23页 |
2.3.1 Hu不变矩 | 第20-22页 |
2.3.2 傅里叶描述子 | 第22页 |
2.3.3 Zernike矩 | 第22-23页 |
2.4 相似性度量方法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基于内距离形状上下文的形状匹配方法研究 | 第25-34页 |
3.1 引言 | 第25-26页 |
3.2 形状上下文 | 第26-28页 |
3.3 内距离形状上下文 | 第28-31页 |
3.3.1 内距离定义和计算 | 第28页 |
3.3.2 形状表示 | 第28-29页 |
3.3.3 相似性度量 | 第29-30页 |
3.3.4 不变性分析 | 第30页 |
3.3.5 形状匹配算法 | 第30页 |
3.3.6 匹配算法步骤 | 第30-31页 |
3.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31-32页 |
3.4.1 形状轮廓匹配实验 | 第31页 |
3.4.2 形状检索实验 | 第31-32页 |
3.5 本章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 第32-33页 |
3.6 本章总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基于关键节点骨架路径相似性的形状匹配 | 第34-43页 |
4.1 引言 | 第34-35页 |
4.2 相关工作 | 第35页 |
4.3 骨架以及相关定义 | 第35-37页 |
4.3.1 骨架 | 第35-36页 |
4.3.2 关键节点和骨架路径 | 第36-37页 |
4.4 特征提取 | 第37-38页 |
4.4.1 提取骨架结合节点和骨架端节点间的骨架路径 | 第37页 |
4.4.2 构造特征不变量 | 第37-38页 |
4.5 骨架结合节点的相似性度量 | 第38页 |
4.6 使用骨架路径方法匹配骨架节点 | 第38-40页 |
4.6.1 骨架结合节点合并操作 | 第38-39页 |
4.6.2 关键节点的匹配 | 第39-40页 |
4.6.3 匹配算法描述 | 第40页 |
4.7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40-42页 |
4.7.1 骨架节点对应点的匹配 | 第40-41页 |
4.7.2 算法性能评价 | 第41-42页 |
4.7.3 本章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 第4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3-45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43页 |
5.2 未来的工作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49-50页 |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49页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