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公有公共设施概述 | 第11-15页 |
1.1 关于公有公共设施含义的分歧 | 第11-12页 |
1.2 公有公共设施的界定 | 第12-15页 |
1.2.1 “公有”的含义 | 第13页 |
1.2.2 “公共”的含义 | 第13-14页 |
1.2.3 “设施”的范围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责任的法律分析 | 第15-28页 |
2.1 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责任的立法争议及实践现状 | 第15-18页 |
2.1.1 立法争议 | 第15-16页 |
2.1.2 实践现状 | 第16-18页 |
2.2 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责任适用民事赔偿责任的缺陷 | 第18-21页 |
2.2.1 赔偿范围过窄 | 第18页 |
2.2.2 归责原则不适用 | 第18-19页 |
2.2.3 混同民事侵权责任与国家赔偿责任 | 第19-21页 |
2.3 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纳入国家赔偿的可行性 | 第21-28页 |
2.3.1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3.2 现实基础 | 第24-28页 |
第三章 国外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责任的考察 | 第28-35页 |
3.1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 | 第28-32页 |
3.1.1 德国 | 第28-29页 |
3.1.2 法国 | 第29-30页 |
3.1.3 日本 | 第30-31页 |
3.1.4 韩国 | 第31-32页 |
3.2 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 | 第32-33页 |
3.2.1 英国 | 第32-33页 |
3.2.2 美国 | 第33页 |
3.3 国外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责任的立法及判例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害国家赔偿责任的构建 | 第35-46页 |
4.1 建立公有公共设施赔偿责任制度所考虑的因素 | 第35-36页 |
4.2 纳入国家赔偿的公有公共设施范围 | 第36-38页 |
4.2.1 由政府本身设置或管理的公有公共设施 | 第36页 |
4.2.2 由国有企业设置或管理的公有公共设施 | 第36页 |
4.2.3 由我国事业单位设置或管理的公有公共设施 | 第36-37页 |
4.2.4 其他 | 第37-38页 |
4.3 公有公共设施致害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 | 第38-40页 |
4.3.1 致害物须为公有公共设施 | 第38页 |
4.3.2 须公有公共设施设置或管理存在欠缺或者瑕疵 | 第38-39页 |
4.3.3 公民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 | 第39-40页 |
4.3.4 设置或管理有缺陷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 第40页 |
4.4 公有公共设施致害国家赔偿责任的免责事由 | 第40-42页 |
4.4.1 不可抗力 | 第41页 |
4.4.2 受害人过错 | 第41-42页 |
4.5 建立必要的配套制度 | 第42-46页 |
4.5.1 增加关于责任承担的规定 | 第42页 |
4.5.2 完善行政追偿的规定 | 第42-43页 |
4.5.3 完善保险制度 | 第43-44页 |
4.5.4 选择合适的归责原则 | 第44-45页 |
4.5.5 适当引入判例的解决方式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