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1页 |
1.1 非晶合金概况 | 第8-11页 |
1.1.1 非晶合金发展历程 | 第8-10页 |
1.1.2 Zr基非晶合金的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2 自然界超疏水现象 | 第11-13页 |
1.3 固体表面超疏水性的意义 | 第13页 |
1.4 固体表面超疏水性的基础理论 | 第13-18页 |
1.4.1 Wenzel模型 | 第14-15页 |
1.4.2 Cassie-Baxter模型 | 第15-16页 |
1.4.3 Wenzel模型和Cassie-Baxter模型之间的过渡 | 第16-18页 |
1.5 非晶合金超疏水性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1-27页 |
2.1 试样制备 | 第21-22页 |
2.2 结构分析测试 | 第22-23页 |
2.3 非晶合金疏水表面的构造 | 第23-25页 |
2.3.1 化学浸泡刻蚀 | 第23-24页 |
2.3.2 电化学腐蚀实验 | 第24-25页 |
2.4 非晶合金疏水表面的分析 | 第25-27页 |
2.4.1 表面形貌表征 | 第25-26页 |
2.4.2 表面接触角测试 | 第26-27页 |
3 化学腐蚀方法构造Zr基非晶合金疏水表面 | 第27-34页 |
3.1 前言 | 第27页 |
3.2 化学腐蚀法构造(Zr_(0.55_Cu_(0.3)Al_(0.1)Ni_(0.05))_(98)Y_2非晶合金疏水表面 | 第27-28页 |
3.3 化学腐蚀法构造(Zr_(0.58)Nb_(0.03)Cu_(0.16)Ni_(0.13)Al_(0.10))_(98)Lu_2块体非晶合金疏水表面 | 第28-33页 |
3.4 小结 | 第33-34页 |
4 电化学腐蚀法构造Zr基非晶合金疏水表面 | 第34-47页 |
4.1 前言 | 第34页 |
4.2 电化学腐蚀法构造(Zr_(0.55)Cu_(0.3)Al_(0.1)Ni_(0.05))_(98)Y_2非晶合金疏水表面 | 第34-41页 |
4.3 电化学腐蚀法构造(Zr_(0.58)Nb_(0.03)Cu_(0.16)Ni_(0.13)Al_(0.10))_(98)Lu_2非晶合金疏水表面 | 第41-46页 |
4.4 小结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