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可充电协作认知无线网络的中断性能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3页
        1.1.1 认知无线电与认知网络第10-11页
        1.1.2 协作通信技术第11-12页
        1.1.3 携能通信技术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认知网络的研究现状第13页
        1.2.2 协作通信在认知网络中的应用第13-14页
        1.2.3 携能通信技术在认知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第14-15页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5-16页
第二章 协作认知网络与无线携能通信理论基础第16-22页
    2.1 认知无线网络基础知识第16-18页
        2.1.1 认知网络分类第16-17页
        2.1.2 认知网络关键技术第17-18页
    2.2 无线能量传输的实现第18-19页
        2.2.1 磁感应耦合第18-19页
        2.2.2 磁共振耦合第19页
        2.2.3 微波辐射第19页
    2.3 携能通信接收机的实现第19-21页
        2.3.1 时间切换第19-20页
        2.3.2 功率分割第20-21页
        2.3.3 天线切换第21页
    2.4 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可充电协作认知无线网络中断概率分析第22-42页
    3.1 引言第22-23页
    3.2 协作系统模型第23-25页
        3.2.1 系统模型第23页
        3.2.2 阶段划分和能量获取第23-25页
    3.3 直接传输第25页
    3.4 中继协作策略第25-28页
        3.4.1 协作信号模型第25-26页
        3.4.2 单中继协作第26-27页
        3.4.3 多中继协作第27-28页
    3.5 中断概率分析第28-36页
        3.5.1 直接传输第29-30页
        3.5.2 单中继协作策略第30-33页
        3.5.3 多中继协作策略第33-36页
    3.6 仿真结果分析第36-41页
        3.6.1 β对中断概率的影响第37-39页
        3.6.2 α对中断概率的影响第39-40页
        3.6.3 ρ对中断概率的影响第40-41页
    3.7 结论第41-42页
第四章 可充电协作认知网络的安全中断分析第42-54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系统模型第42-43页
    4.3 EH-CCRNs的协作策略第43-46页
        4.3.1 协作信号模型第43-44页
        4.3.2 单个ST协作策略第44-45页
        4.3.3 多个STs协作策略第45-46页
    4.4 安全中断概率分析第46-50页
        4.4.1 单个ST协作策略第46-48页
        4.4.2 多个STs协作策略第48-50页
    4.5 仿真结果分析第50-51页
    4.6 结论第51-5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5.1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54-55页
    5.2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致谢第62-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64-6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6-68页
附录A q=(a_1x_1)/(a_2x_2)概率密度函数推导第68-70页
附录B 形如z_4=(y_1+y_2)/(y_3y_4)概率密度函数推导第70-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工鱼群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支持Ajax的Deep Web网络爬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