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板栗壳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6页
    1.1 概述第13-14页
    1.2 板栗壳的化学成分第14-20页
        1.2.1 酚酸、有机酸及其衍生物类化合物第14-16页
        1.2.2 甾醇类化合物第16-17页
        1.2.3 黄酮类化合物第17-18页
        1.2.4 苷类化合物第18-19页
        1.2.5 蒽醌类、萜类及其衍生物第19-20页
        1.2.6 其他类化学成分第20页
    1.3 板栗壳的药理活性及毒性第20-23页
        1.3.1 抑菌作用第20-21页
        1.3.2 抗糖尿病活性第21页
        1.3.3 抗氧化活性第21-22页
        1.3.4 抗癌作用第22页
        1.3.5 提高细胞活性第22页
        1.3.6 改善脑缺血作用第22-23页
        1.3.7 抗凝血、升高白细胞的作用第23页
        1.3.8 毒性第23页
    1.4 板栗壳的开发及应用现状第23-25页
        1.4.1 板栗壳作为高效吸附剂的应用第23页
        1.4.2 板栗壳是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第23页
        1.4.3 板栗壳作为可食用色素的应用第23-24页
        1.4.4 板栗壳作为染色剂的应用第24页
        1.4.5 板栗壳在加工活性炭、固型炭方面的应用第24页
        1.4.6 板栗壳在栽培食用菌方面的应用第24-25页
        1.4.7 板栗壳饮料板栗壳的肥料化应用第25页
        1.4.8 板栗壳其他应用第25页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25-26页
        1.5.1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第25页
        1.5.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5-26页
第2章 化学成分研究第26-37页
    2.1 实验材料第26-27页
        2.1.1 实验药材第26页
        2.1.2 实验试剂第26页
        2.1.3 实验仪器第26-27页
    2.2 板栗壳的提取分离第27-33页
        2.2.1 药材提取第27-28页
        2.2.2 化合物的分离第28-33页
    2.3 化合物结构鉴定第33-37页
第3章 板栗壳化学成分的抗癌活性研究第37-46页
    3.1 仪器与材料第37-38页
        3.1.1 实验仪器第37页
        3.1.2 实验试剂第37-38页
        3.1.3 受试细胞株及化合物第38页
    3.2 实验方法第38-40页
        3.2.1 受试化合物溶液的配制第38页
        3.2.2 受试细胞的培养第38-39页
        3.2.3 CCK8法检测待测物质对三种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第39-40页
    3.3 活性筛选结果第40-44页
        3.3.1 各化合物对PC-12细胞生长的抑制第40-41页
        3.3.2 各化合物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第41-43页
        3.3.3 各化合物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抑制第43-44页
    3.4 实验小结与讨论第44-46页
第4章 板栗壳中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第46-65页
    4.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第46-47页
        4.1.1 实验药材第46页
        4.1.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6-47页
    4.2 色谱条件考察第47-54页
        4.2.1 检测波长的确定第47-48页
        4.2.2 柱温考察第48-49页
        4.2.3 流动相考察第49-50页
        4.2.4 色谱柱的考察第50-51页
        4.2.5 色谱条件第51-54页
    4.3 供试品溶液制备第54-57页
        4.3.1 提取方法考察第54页
        4.3.2 提取溶剂考察第54-55页
        4.3.3 提取时间考察第55页
        4.3.4 盐酸浓度考察第55-56页
        4.3.5 取样量考察第56-57页
        4.3.6 供试品制备方法第57页
    4.4 方法学考察第57-62页
        4.4.1 标准曲线的考察第57-59页
        4.4.2 精密度实验第59-60页
        4.4.3 重复性实验第60页
        4.4.4 稳定性实验第60-61页
        4.4.5 加样回收率考察第61-62页
    4.5 含量测定第62-63页
    4.6 实验小结与讨论第63-65页
结论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4页
附录第74-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画框话语与西方艺术观念嬗变
下一篇:虎门二桥节段拼装桥梁设计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