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生活论文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接种物富集培养特性的探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1.1 餐厨垃圾概述第11-13页
        1.1.1 餐厨垃圾的概念第11页
        1.1.2 餐厨垃圾的特性第11-12页
        1.1.3 餐厨垃圾的危害第12-13页
    1.2 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现状第13-15页
        1.2.1 传统处理方法第13-14页
        1.2.2 资源化利用第14-15页
    1.3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研究进展第15-19页
        1.3.1 厌氧消化技术第15-18页
        1.3.2 国内外进展第18-19页
    1.4 厌氧消化接种物驯化培养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1.4.1 厌氧消化接种物驯化培养的研究第19-21页
        1.4.2 污泥活性的测定方法第21-22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2章 研究内容与分析方法第24-31页
    2.1 实验设计及流程第24-25页
    2.2 研究内容第25页
        2.2.1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接种物产沼气活性测定方法的探究第25页
        2.2.2 不同因素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接种物培养特性的影响第25页
        2.2.3 接种物培养条件的优化第25页
    2.3 实验装置第25-27页
    2.4 仪器试剂与分析方法第27-29页
        2.4.1 实验试剂第27-28页
        2.4.2 实验仪器第28页
        2.4.3 总固体(TS)和挥发性固体(VS)第28页
        2.4.4 挥发性悬浮物(VSS)第28页
        2.4.5 pH值第28-29页
        2.4.6 产气量第29页
        2.4.7 产气率第29页
        2.4.8 数据统计分析第29页
    2.5 本章小节第29-31页
第3章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接种物产沼气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第31-4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1-33页
        3.1.1 原料第31页
        3.1.2 接种物第31-32页
        3.1.3 实验设计第32页
        3.1.4 实验装置第32页
        3.1.5 分析方法第32-33页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3-40页
        3.2.1 发酵前后料液的相关指标分析第33-34页
        3.2.2 产气情况分析第34页
        3.2.3 最大比产气速率第34-39页
        3.2.4 讨论第39-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接种物培养条件的研究第42-7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2-45页
        4.1.1 原料第42页
        4.1.2 接种污泥第42页
        4.1.3 实验设计第42-45页
        4.1.4 实验装置第45页
    4.2 污泥来源对培养过程及结果的影响第45-50页
        4.2.1 培养过程中产气效果分析第45-48页
        4.2.2 料液指标变化第48页
        4.2.3 污泥产沼气活性第48-50页
    4.3 投料方式对培养过程及结果的影响第50-55页
        4.3.1 培养过程中产气效果分析第50-52页
        4.3.2 料液指标变化第52-53页
        4.3.3 污泥产沼气活性第53-55页
    4.4 温度条件变化对培养过程及结果的影响第55-60页
        4.4.1 培养过程中产气效果分析第55-57页
        4.4.2 料液指标变化第57-58页
        4.4.3 污泥产沼气活性第58-60页
    4.5 营养盐添加对培养过程及结果的影响第60-66页
        4.5.1 培养过程中产气效果分析第60-62页
        4.5.2 料液指标变化第62-63页
        4.5.3 污泥产沼气活性第63-66页
    4.6 活性炭添加对培养过程及结果的影响第66-70页
        4.6.1 培养过程中产气效果分析第66-68页
        4.6.2 料液指标变化第68页
        4.6.3 污泥产沼气活性第68-70页
    4.7 黑曲霉添加对培养过程及结果的影响第70-74页
        4.7.1 培养过程中产气效果分析第70-72页
        4.7.2 料液指标变化第72页
        4.7.3 污泥产沼气活性第72-74页
    4.8 PH值调节对培养过程及结果的影响第74-77页
        4.8.1 培养过程中产气效果分析第74-76页
        4.8.2 料液指标变化第76页
        4.8.3 污泥产沼气活性第76-77页
    4.9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5章 接种物培养条件优化第79-92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79-80页
        5.1.1 原料第79页
        5.1.2 接种物第79页
        5.1.3 实验设计第79-80页
    5.2 实验装置第80页
    5.3 实验结果第80-89页
        5.3.1 培养过程中产气情况分析第80-82页
        5.3.2 产气率第82页
        5.3.3 降解率第82-83页
        5.3.4 污泥产沼气活性第83-89页
    5.4 正交分析第89-91页
        5.4.1 极差分析第89-90页
        5.4.2 方差分析第90-91页
    5.5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92-94页
    6.1 结论第92-93页
    6.2 建议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03-104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103-104页
    专利申请情况第104页
    获奖情况第104页
    项目参与情况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依度沙班在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西(安)咸(阳)新区城市地表温度遥感反演及其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