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

基于GIS的川渝地区地震分形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 分形理论与地震分形研究综述第12-18页
        1.2.1 分形理论概述第12-13页
        1.2.2 地震分形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3 川渝地区地震分形研究概况第16-17页
        1.2.4 地震分形研究的不足及未来趋势第17-18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区域地质背景第20-26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概况第20-23页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第20-22页
        2.1.2 研究区经济地理概况第22-23页
    2.2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第23-26页
        2.2.1 地质构造运动第23-24页
        2.2.2 大地构造单元第24页
        2.2.3 地层组合与岩性第24页
        2.2.4 深大断裂带第24-26页
第3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26-30页
    3.1 数据源及处理第26-27页
    3.2 研究方法第27-30页
        3.2.1 分维值的计算方法第27-28页
        3.2.2 分维值的表现形式第28-29页
        3.2.3 分维值的无标度区选择第29-30页
第4章 川渝地区地震分形特征研究第30-50页
    4.1 川渝地区地震空间分形第30-37页
        4.1.1 地震空间信息维值的计算过程第30-32页
        4.1.2 地震空间信息维分布特点第32页
        4.1.3 地震空间信息维与地震点空间格局的关系分析第32-35页
        4.1.4 地震空间信息维与地震点空间分布密度的关系分析第35页
        4.1.5 地震空间信息维与构造单元活动差异性分析第35-37页
    4.2 川渝地区地震时间分形第37-45页
        4.2.1 一、二级构造单元地震时间分形第37-41页
        4.2.2 川渝地区大地震前后地震时间序列分形第41-45页
    4.3 川渝地区地震能量分形第45-50页
        4.3.1 地震能量分维值的计算过程第45-48页
        4.3.2 地震能量维分布特点第48-49页
        4.3.3 地震能量维与震级的关系分析第49-50页
第5章 川渝地区地震与断裂带关系探讨第50-56页
    5.1 川渝地区断裂带分形特征第50-53页
        5.1.1 川渝地区断裂带容量维计算过程第50-52页
        5.1.2 川渝地区断裂带容量维分布特点第52-53页
        5.1.3 川渝地区断裂带容量维与断裂带数量的关系分析第53页
    5.2 川渝地区地震与断裂带的关系第53-56页
        5.2.1 地震点空间分布与断裂带空间分布的关系第54-55页
        5.2.2 地震点空间分维值与断裂带分维值的关系第55-56页
第6章 结论与不足第56-60页
    6.1 结论第56-57页
    6.2 不足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6页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工书籍材质美感研究
下一篇:中国礼文化对茶品包装设计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