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立体仓库实训系统开发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概述 | 第11-13页 |
1.2.1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定义和分类 | 第11-12页 |
1.2.2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发展与现状 | 第12-13页 |
1.2.3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优点 | 第13页 |
1.3 自动化立体仓库实训系统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安排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第16-32页 |
2.1 系统设计要求 | 第16-17页 |
2.1.1 仓库设计要求 | 第16页 |
2.1.2 堆垛机设计要求 | 第16页 |
2.1.3 系统功能要求 | 第16-17页 |
2.2 货架设计方案 | 第17-18页 |
2.3 堆垛机结构设计方案 | 第18-24页 |
2.3.1 堆垛机的选择 | 第18-19页 |
2.3.2 堆垛机模型设计与装配 | 第19-24页 |
2.4 堆垛机电气构成 | 第24-26页 |
2.5 主要元件的选型 | 第26-31页 |
2.5.1 电机的选型 | 第26-28页 |
2.5.2 步进电机驱动器 | 第28-29页 |
2.5.3 同步带与同步轮 | 第29页 |
2.5.4 其他元件 | 第29-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堆垛机控制系统设计 | 第32-52页 |
3.1 堆垛机控制系统设计 | 第32-33页 |
3.2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型与输入输出点分配 | 第33页 |
3.2.1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型 | 第33页 |
3.2.2 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点分配 | 第33页 |
3.3 堆垛机位置速度控制 | 第33-37页 |
3.3.1 定位控制 | 第34页 |
3.3.2 认址检测方式 | 第34-36页 |
3.3.3 堆垛机速度控制 | 第36-37页 |
3.4 堆垛机控制流程设计 | 第37-40页 |
3.4.1 设计流程图 | 第37-38页 |
3.4.2 出入库工艺流程 | 第38-40页 |
3.5 堆垛机PLC程序设计 | 第40-51页 |
3.5.1 PLC程序设计方法的选择 | 第40页 |
3.5.2 PLC程序设计思路 | 第40-42页 |
3.5.3 货台取货子程序 | 第42-43页 |
3.5.4 去目标位子程序 | 第43-44页 |
3.5.5 前、后排放货子程序 | 第44-46页 |
3.5.6 前、后排取货子程序 | 第46-47页 |
3.5.7 原路返回子程序 | 第47-49页 |
3.5.8 货台放货子程序 | 第49-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货位分配方案设计与实现 | 第52-62页 |
4.1 货位分配的概述 | 第52-54页 |
4.1.1 货物存储策略 | 第52-53页 |
4.1.2 货位分配原则 | 第53页 |
4.1.3 货位分区原则 | 第53-54页 |
4.2 货位分配方案 | 第54-56页 |
4.2.1 系统货位分配 | 第54页 |
4.2.2 货位分配模型 | 第54-56页 |
4.3 货位分配方案的编程实现 | 第56-60页 |
4.3.1 货物入库编程实现 | 第56-58页 |
4.3.2 货物出库编程实现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监控管理系统设计 | 第62-76页 |
5.1 监控管理系统的功能 | 第62页 |
5.2 监控管理系统的通讯 | 第62-63页 |
5.3 监控管理系统组态设计 | 第63-71页 |
5.3.1 变量的定义 | 第63-65页 |
5.3.2 界面设计与实现 | 第65-71页 |
5.4 系统调试 | 第71-74页 |
5.4.1 系统入库运行调试 | 第72页 |
5.4.2 系统出库运行调试 | 第72-73页 |
5.4.3 系统出入库能力实验 | 第73-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