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

高功率飞秒钛宝石激光放大系统中时间质量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31页
    1.1 超短脉冲激光产生的研究和进展第9-13页
    1.2 超短超强脉冲激光的发展现状第13-18页
        1.2.1 超快激光放大的常用技术和结构第13-18页
    1.3 超短超强激光脉冲对比度提升技术第18-23页
        1.3.1 提高超短超强激光脉冲对比度的意义第18-19页
        1.3.2 自发辐射ASE的抑制第19-20页
        1.3.3 纳秒尺度预脉冲的抑制第20-21页
        1.3.4 皮秒尺度预脉冲的抑制第21-22页
        1.3.5 参量荧光的抑制第22页
        1.3.6 终端提升激光对比度的方法第22-23页
    1.4 飞秒激光脉冲特性测量技术的进展第23-28页
        1.4.1 FROG测量技术第24-25页
        1.4.2 SPIDER测量技术第25-26页
        1.4.3 SRSI法测量技术第26-28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的和主要内容第28-31页
第二章 高功率飞秒钛宝石激光系统中的色散管理第31-57页
    2.1 色散补偿的理论基础第31-34页
    2.2 CPA系统中展宽器设计第34-43页
        2.2.1 基于材料色散的展宽器第34-35页
        2.2.2 Martinez展宽器第35-40页
        2.2.3 ? ffner型展宽器第40-43页
    2.3 可编程的声光色散滤波器第43-44页
    2.4 CPA系统中的压缩器设计第44-51页
        2.4.1 棱镜对结构压缩器设计第45-47页
        2.4.2 光栅对结构压缩器第47-51页
    2.5 展宽器与压缩器的匹配设计第51-55页
    2.6 小结第55-57页
第三章 基于交叉偏振波技术的高对比度超短脉冲激光系统的研究第57-95页
    3.1 双啁啾脉冲放大系统总体设计第58-59页
    3.2 前级CPA系统单元设计第59-72页
        3.2.1 振荡器设计第59-60页
        3.2.2 展宽器设计第60-61页
        3.2.3 1kHz重复频率再生放大器设计第61-67页
        3.2.4 压缩器设计第67-72页
    3.3 交叉偏振波技术的原理第72-74页
    3.4 XPW滤波装置的设计第74-76页
    3.5 后级CPA系统单元设计第76-93页
        3.5.1 宽光谱脉冲展宽器设计第77-82页
        3.5.2 10 Hz重复频率选单系统第82-83页
        3.5.3 预放大器设计第83-84页
        3.5.4 10Hz重复频率多通放大器设计第84-88页
        3.5.5 10Hz重复频率脉冲输出时间对比度的测量第88-90页
        3.5.6 1Hz重复频率多通主放大器设计第90-91页
        3.5.7 压缩器结构设计第91-92页
        3.5.8 真空压缩室设计第92-93页
    3.6 小结第93-95页
第四章 驱动脉冲特性对于交叉偏振波输出特性的影响第95-107页
    4.1 引言第95页
    4.2 二阶色散对交叉偏振波输出特性的影响第95-105页
        4.2.1 理论分析第95-99页
        4.2.2 实验光路设计第99-100页
        4.2.3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第100-105页
    4.3 小结第105-107页
第五章 飞秒钛宝石放大系统中增益窄化效应的抑制第107-115页
    5.1 引言第107页
    5.2 理论计算第107-108页
    5.3 种子脉冲光谱预整形法对增益窄化效应的抑制第108-112页
    5.4 腔内整形滤波片对增益窄化效应的抑制第112-113页
    5.5 小结第113-11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5-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5页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第125-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叉神经电刺激导致海马神经元兴奋性及可塑性改变的丘脑前核机制
下一篇:PD-L1和P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