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 | 第8页 |
1.1.2 准噶尔盆地晚古生代演化过程 | 第8-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体制转变 | 第9页 |
1.2.2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 | 第9-10页 |
1.2.3 准噶尔晚古生代演化进程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及工作量 | 第11-1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3 完成工作量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第13-15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3页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3-15页 |
第三章 样品及实验 | 第15-18页 |
3.1 样品及岩相学特征 | 第15页 |
3.2 样品前处理 | 第1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15-18页 |
3.3.1 流体组分析 | 第15-16页 |
3.3.2 流体碳同位素组成分析 | 第16-18页 |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 | 第18-22页 |
4.1 主量元素组成 | 第18-20页 |
4.2 稀土元素组成 | 第20页 |
4.3 微量元素组成 | 第20-22页 |
第五章 流体组成特征 | 第22-30页 |
5.1 流体挥发份释出特征 | 第22-28页 |
5.2 流体化学组成特征 | 第28页 |
5.3 流体碳同位素特征 | 第28-30页 |
第六章 玄武岩成因 | 第30-38页 |
6.1 玄武岩成因岩石地球化学制约 | 第30-31页 |
6.1.1 源区性质 | 第30页 |
6.1.2 地壳混染 | 第30-31页 |
6.2 流体组成制约 | 第31-38页 |
6.2.1 流体碳同位素制约 | 第31-35页 |
6.2.2 流体组成制约 | 第35-38页 |
第七章 构造背景 | 第38-42页 |
7.1 玄武岩起源流体介质环境 | 第38-39页 |
7.2 构造背景 | 第39-42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42-44页 |
8.1 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42-43页 |
8.2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4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