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水文化学论文

窟野河流域不同水体水化学与同位素特征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水化学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同位素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页
        1.3.3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窟野河流域概况第17-25页
    2.1 流域自然概况第17-21页
        2.1.1 地理位置第17-18页
        2.1.2 气象水文第18-19页
        2.1.3 地形地貌第19页
        2.1.4 土壤植被第19-20页
        2.1.5 水土流失状况第20页
        2.1.6 社会经济状况第20-21页
    2.2 水文地质概况第21-25页
        2.2.1 地下水类型与富水特征第21-24页
        2.2.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第24-25页
3 研究区水化学研究第25-47页
    3.1 水化学样品采样与分析第25-26页
        3.1.1 样品采集第25页
        3.1.2 样品分析第25-26页
    3.2 地表水水化学特征第26-38页
        3.2.1 地表水的化学参数及主要离子浓度第26-30页
        3.2.2 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第30-31页
        3.2.3 地表水水化学演化规律第31-38页
    3.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第38-47页
        3.3.1 地下水的化学参数及主要离子浓度第38-41页
        3.3.2 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第41-43页
        3.3.3 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规律第43-47页
4 研究区稳定同位素研究第47-59页
    4.1 同位素样品采样与分析第47-48页
    4.2 研究区氢氧同位素特征第48-54页
        4.2.1 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第48-49页
        4.2.2 河水氢氧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第49-51页
        4.2.3 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第51-52页
        4.2.4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第52-54页
    4.3 研究区氘盈余参数(d)的特征第54-59页
5 结论第59-61页
    5.1 结论第59-60页
    5.2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71页
作者简历第71-7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阳能组件封装用POE胶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下一篇:基于CBFM-FE-BI的大规模复杂阵列天线电磁散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