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Contents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微波光子学概述 | 第12-13页 |
1.2 RoF系统概述 | 第13-14页 |
1.3 RoF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国内外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5 论文创新点和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RoF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8-24页 |
2.1 RoF的分类和应用 | 第18-19页 |
2.2 毫米波信号生成的关键技术 | 第19-21页 |
2.3 色散的影响及抑制技术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高质量毫米波信号生成方法的研究 | 第24-39页 |
3.1 外部调制器的非线性调制 | 第24-27页 |
3.1.1 相位调制器 | 第25-26页 |
3.1.2 MZ调制器 | 第26-27页 |
3.2 多个并行相位调制器产生多倍频毫米波信号的研究 | 第27-34页 |
3.2.1 实现原理 | 第27-28页 |
3.2.2 频率周期等间隔边带的生成 | 第28-31页 |
3.2.3 多倍频毫米波的生成 | 第31-34页 |
3.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基于相位调制器并联结构特性研究与系统分析 | 第39-50页 |
4.1 基于相位调制器并联结构高功率多倍频特性 | 第39-41页 |
4.2 不稳定因子的分析与讨论 | 第41-43页 |
4.2.1 非理想功率因子的分析与讨论 | 第41-42页 |
4.2.2 非理想相位因子的分析与讨论 | 第42-43页 |
4.3 色散对相位调制器并联结构传输性能的影响与抑制 | 第43-48页 |
4.3.1 色散对结构传输性能的影响 | 第43-46页 |
4.3.2 相位调制器并联结构的色散抑制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