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构造地质学论文--构造运动论文

兰坪盆地西南缘中段推覆构造特征及盆山耦合探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1-16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依据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2-13页
        1.2.1 研究区区域地质调查现状第12页
        1.2.2 研究区地质构造及成矿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存在问题第13页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3-14页
        1.3.1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页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4-16页
第2章 区域概况第16-27页
    2.1 大地构造背景第16-18页
    2.2 区域地质背景第18-27页
        2.2.1 区域地层第18-20页
        2.2.2 岩浆岩第20-23页
        2.2.3 区域构造第23-27页
第3章 兰坪盆地西南缘中段推覆构造特征第27-50页
    3.1 推覆构造 (单元) 划分第27页
    3.2 推覆构造特征第27-48页
        3.2.1 中央推覆带第27-33页
            3.2.1.1 后缘断裂—昌宁-孟连构造混杂岩带 (F3-F4)第27-31页
            3.2.1.2 前缘断裂—澜沧江断裂 (F6)第31-32页
            3.2.1.3 临沧—澜沧推覆体第32-33页
        3.2.2 前陆冲断带第33-39页
            3.2.2.1 边界断裂—耇街河冲断断裂 (F7)第33-34页
            3.2.2.2 前陆冲断带基本特征第34-39页
        3.2.3 前陆冲断—滑脱带第39-48页
    3.3 兰坪盆地西南缘中段推覆构造带变形特征对比第48-50页
第4章 兰坪盆地西南缘中段推覆构造演化第50-53页
    4.1 推覆构造的运动学机制及扩展方式第50-51页
    4.2 推覆构造的动力学浅析第51-53页
第5章 兰坪盆地西南缘中段盆山耦合探讨第53-80页
    5.1 澜沧江造山带的隆升史第53-76页
        5.1.1 碎屑锆石的年代学证据第53-68页
        5.1.2 裂变经迹的年代学证据第68-76页
            5.1.2.1 中央推覆带第68-72页
            5.1.2.2 前陆冲断带第72-74页
            5.1.2.3 前陆冲断-滑脱带第74-75页
            5.1.2.4 不同块体隆升时间的差异性第75-76页
    5.2 兰坪盆地对澜沧江造山带隆升的沉积响应第76-80页
        5.2.1 印支期第76页
        5.2.2 燕山期第76-80页
结论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杂原子掺杂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
下一篇:《移民》中的“边缘人”研究